爱媛-小苹班-第2周第7次作业
周二的段子
【二阶段新增片段二】
R·阅读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P6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我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想通,乐于互助。我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为了彼此乐于互助,我们专注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的观察是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到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语言很多时候带有攻击性会造成伤害。段子中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第一,还原所见客观情况,不评判。第二,关注情感,表达感受。第三,正面表达情绪。第四,直接说出需求。
A·学习者拆为己用
想想自己收到负面情绪影响的时候,通常是如何沟通的?对方是否能接受?为什么在沟通中会造成伤害?
A1
我们做家长的在和孩子沟通时,经常会陷入自己的经验和偏见当中,当看到孩子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立刻指责批评。而且自己越说越气愤。最后还可能引发打骂孩子的暴力行为。可孩子并没有从事件当中学会经验,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想干什么。他可能感受到的是妈妈不爱我了,我不好之类的负面评价。
A+1
毫无疑问,我们是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因此,我们应当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传达我们的爱和经验。比如时间已经很晚了,孩子作业还没写完,我很着急。
第一步,我询问孩子:快八点钟了,作业没做完,是有什么困难吗?孩子告诉我她之前写小报画了很多画。现在还有很多算数题没做。我说哦,难怪看到你进进出出找笔,找工具。第二步,我会问她,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很累了,我看你算的很慢。她回答是的:“妈妈,我不想做作业了。”我说:“忙了一晚上了,还要算算数,确实很累。看到你这么累,我也很着急,担心你休息太晚睡眠不够,明天起不来。”接下来我会建议她先洗漱休息一下大脑,十五分钟之后再接着做算数题。当然是让她选择。最后一步,我会问她,这样的情况,有没有方法可以避免?如果她想不出来,我会直接告诉她,希望她能调整作业顺序,把精力留给最难完成的作业上,小报最后完成,小报是可以精简的,不必太复杂。
A2
孩子很晚了还没完成作业,其实她也是很懊恼着急的。这个时候批评指责只会让她更着急更烦躁。但是倾听她,会让她感受到关怀和被理解。这时候我们共同关注的是事情本身。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使情况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同时亲子关系更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