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打卡| 《奇葩说》(12)让何炅用灵魂赞叹、让高晓松用生命鼓
你一说话,整个世界都温柔了。
昨天晚上,《奇葩说》第四季半决赛结束,四强诞生,赛季表现最佳的姜思达却因赛制的问题遗憾出局。有人质疑有黑幕,有人为大美玲“叫屈”(姜思达自称美玲,意为美丽的零),然而,作为主人公的姜思达却在自己的微博轻描淡写的回应:大方一点儿,浪漫一点儿,多大点事儿呢。
是呀,从第三季的“大美玲之夜”到第四季的无冕之王,姜思达的实力有目共睹,技术咖和综艺范的完美结合,让何炅用灵魂赞叹、让高晓松用生命鼓掌。
对于姜思达这样通透的人儿,不进决赛又何妨呢?
凤凰涅槃的成长
《奇葩说》已经播到了第四季,有人一以贯之的强大,有人凤凰涅槃般的成长。前者如马薇薇,后者如姜思达。
在初选时,姜思达是紧张的,第一季就被两位导师和女神联名淘汰。然而从第三季开始,他变得游刃有余滔滔不绝。
到了第四季,他的成长愈发明显,缜密的逻辑思维、强大的知识储备、充沛的情感表达、强烈的语言渲染力,以及稳定的发挥,每一场表现都让节目组和观众连连称赞,成为获得黄星星最多的选手。
如果说在第三季他还只是一匹黑马,那么第四季已然是有大将风范。
开挂了的现场表现
昨晚播出的半决赛,姜思达作为反方四辩力挽狂澜,一个人就为本队掰回来近五十票。不仅赢得了全场喝彩,更让主持人、导师和嘉宾用灵魂赞叹,用生命鼓掌。
一刻钟的发言,他驳斥有力,立论丰富,金句频出,魅力尽显。
他理性。
一出场就见招拆招地指出对方辩友的自相矛盾,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立论的本质漏洞。
不仅引导观众层层递进解剖对方观点的悖论,而且循循善诱道出己方观点的原因。
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让你心甘情愿的倒戈。
他感性。
面对要不要喝“愚人水”的辩题,他说:我们不喝水,我们很孤单,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和我们有共鸣。
但,我们要把自己的想法、思维和经历告诉另外一个人。
另外一个人是谁呢?他指着自己的心口说:另外一个人在这儿呢。没有别人,我们只能和自己诉说。
他傲娇。
面对落差近五十票的挑战,他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能赢”。
三言两语的驳斥就让观众反水了二十多票,他瞟了一眼计分器,和对方辩友撒了个娇:吓不吓人,惊不惊险!
他直率。
在论证己方不喝“愚人水”时,他直抒胸臆:
我不管任何情况,坚决不做最后一名。
这就是我的立场。
更分享了自己的装×心得:
全世界最牛×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与一切流行的东西划清界限。
他搞笑。
面对对手一直强调的“孤单”,他反驳道: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你怎么保证每个人疯狂的方向都一样呢?
疯的方向不一样,不是一样没共鸣吗?
他有情怀。
关于“英雄主义”,他坦言:
我们作为这么年轻的人,对英雄主义丧失信心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关于“社会发展”,他说:
所有的社会想要良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多元。
面对三位专业辩手和第一季季军组成的强劲对手,他镇定自若,妙语连珠,借力打力,效果十足,不仅有态度有观点,控场节奏也恰到好处。
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姜思达无疑是聪明的,超强的记忆力,敏锐的临场反应,但《奇葩说》的舞台,到处都是聪明人。
高手过招,拼的不止是天资,还有舞台背后的努力。
早在去年,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写在奇葩说第三季终》。他说:记者都会问我,你第三季变化这么大,怎么回事?
我回答得相当冠冕堂皇,如果再多说几次,我自己都快不信了。但是,这就是真实的答案——有太多人跑在前面,等着我去学。肖骁湉湉薇薇如晶。我曾经坐在二排,看他们如何融入气场,乃至于创造气场,未曾闭眼。换个人如此有幸被观众和节目组眷顾,从第一季坐到第三季,这种成长几乎是必然。
然而当高手狭路相逢,拼的不仅有天资、努力,还有运气。
面对有漏洞的新赛制,面对止步决赛的《奇葩说》之路,面对粉丝对赛制公平的质疑,姜思达不仅用实力彰显了魅力,还用态度证明了胸怀。
就像明星迷妹马思纯的评价:
是的,他成熟了,但却没有失去少年身上该有的羞涩与理想主义。攒着一股天蝎身上的狠劲,收放自如却不世故精明。坦坦荡荡的做别人眼中那个特别的少年,但其实他的特别只因为他是姜思达。
下一篇,《奇葩说》继续。
感兴趣综艺打卡专题的小伙伴,请点击搞事情:综艺打卡show,坐等大咖秀!
(系列文章,欢迎指正)
《奇葩说》(1):《奇葩说》VS《朗读者》,“老司机”与“小清新”的碰撞
《奇葩说》(2):雷军综艺首秀《奇葩说》,不止被称“干爹”这么简单
《奇葩说》(6):用感情相爱相杀,胡渐彪VS颜如晶,谁更胜一筹?
《奇葩说》(11)离题万里还能带偏你,马薇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
《奇葩说》(12)让何炅用灵魂赞叹、让高晓松用生命鼓掌,无冕之王姜思达到底有多厉害?
《奇葩说》(14):1590000人认可的精彩,到底长什么样?
文/翟桃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