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陪我,散步吧》(2)
台湾女作家简媜的童年,亦是“小大人”的童年,除了上学做功课,还要帮大人挑水、拔草、喂猪、剁菜、收稻草、洗碗、扫地,照料弟妹等等。做家事,她不以为苦,反以有照顾他人能力而自荣。简媜从小体谅大人养育孩子的辛劳,把作为长女能做的事都做好,如一个乖乖小孩般长大。
转折在中学毕业那年,父亲遇车祸身亡,家庭面临破碎和溃败,她决心离乡背井追寻更宽广、更丰富的未来,看看自己能长成什么样子。
“躺在收割后的稻田上,仰望天空飘移的流云,空气中充满金黄稻谷的香味,在田草间奔走的小虫爬上我的脸颊又穿过发丝而去,我的身体像鱼返回海洋,被大自然的巨掌托住而感到舒畅,仿佛肩上的枷锁卸下了,根须复活,可以思考,遂心似野马,扬着幻想之蹄在广袤的天空奔跑。我会成为什么?”
这个选择,是简媜成为简媜的第一个因由。
这让我想起当年初三时的一个女同学,也是如简媜这般聪慧,美丽且上进。
某个下午她告诉我,家人给订了一门亲,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我惊讶万分,难倒就不上高中了嘛?
她长久沉默,最后叹息了一声,考大学那么难,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考得上!
初三没有上完,她就离开了校园,消失在茫茫人海。若干年后,还记得她脸上的纠结与失落,为何简媜就能挣开命运的既定轨迹,踏上不同的人生旅途?还是从书里寻找答案吧。
简媜在《陪我,散步吧》一书中,用自己的人生体悟精心修筑四段步道。在书的扉页,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既然有浮云陪伴,四季催赶,那就继续走吧。
即使眼前芒草荒凉、狼群出没,也没什么好害怕,说穿了,只不过是有去无回的人生。
读着这些语句,不禁会想,简媜该是怎样一位热烈又坚强的女子,她是可以微笑着面对苍老的。
本书的第一条步道“当一个缪斯少年在荒街上沉思”,书写了简的成长历程和踏上文学之路的原由,也有与读者间通过文字相识相知,将萍水相逢化成久别重逢的刻骨铭心。
第二条步道“散步到芒花深处”则沉笔重墨,写出人生及背面社会与历史的辙痕。
第三条“老朋友相对论”重返童年,追述人生旅路上时代风云、社会面貌的变迁。
第四条,“一个人的荒径”着重写出笔耕三十年的前尘往事,心路历程。
简媜用她自身的遭遇,体悟出从自身走向人类共有的情感、普遍的境遇。让人在书本中,与一个遥远时空之处的灵魂,互相取暖。
她说:"希望我的作品至少有一页能安慰未知时间里一个陌生的灵魂,若那时大寒,我的字里行间让他取了暖。那么,年迈且朝向最后路程的我,可以抬头望天,与大化相视一笑。"
她说:“不管人生处境如何,都不应该沉默自弃,反而应该像蝉一般,紧紧把握当下的夏日,尽情讴歌。”
那就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和简媜一起慢慢散步,让浮云般的一生,变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