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栈吾读书话(备选稿件)真情

吾读书话(6): 如果只能读37本书

2019-01-25  本文已影响1人  四十九年非

回望过去几年读过的上千本书,领域题材繁多,好书坏书都有,实体书电子书不限,基本上每天都保证了阅读这件事的持续,哪怕只有十分钟。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有个情景,不论具体什么情况,例如你马上要去一个天边的小岛,岛上只有你一个人,五年不能离岛,除了生活必需品,只允许你带几十本书,你会怎么选?

我会好不犹豫带上下面两套书,共37本。

这三十七本书是我在过去五年中读过的最好的一批书,给了我无数个思考的线索,也随之带来了无法描述的阅读中的快乐和思考时的痛苦。本文简要介绍这两套丛书,供读者参考。

1. 梁文道《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1-7辑)

有传言说这套书的出版并未得到梁文道的授权,我无法判断这个说法的真实,但着实喜欢其中介绍的书本身。

这1-7辑七本书中提到了近400本书,按书籍的主题领域归在42个章节里。

时下给人讲书和推荐书的人很多,我觉得都比不上梁文道这套书。这是一套真正带你看书的书。内地荐书人往往受限于自身接触资讯的局限和言论的自我压制,很多书不敢提。这种事由香港学者办是为最佳选择。(这一点不多说)

这套书最初源于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主持的一个栏目《开卷八分钟》,每期用八分钟的时间介绍一本书,所以这套书中的文章都很短小,不算正规的书评,但很适合快速了解一本书和作者的大概,读者可自行选择是否深入了解感兴趣的作家和著作。我觉得这种荐书方式很好,适合现在这种社会节奏。

《开卷八分钟》电视栏目2015年停播了,可惜。

2.刘瑞琳温故》(1-30辑)

这套书2015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热爱严肃阅读的读者看到这个出版社的名字应该明白,不多说。

我是去年才在微信读书上发现这套书的,不经意地读了第一辑结果就放不下了。接连几个星期一本一本读,一直读到第19辑,发现微信读书上找不到后面的几辑了。后发现中文亚马逊上有1-30辑全套电子书

这套丛书选的作者和文章、书目要比开卷八分钟更严肃,以历史人文类为主。我看完第一辑那天晚上彻底失眠了,沉入思考中一夜没出来。

如果说《我读》系列适合打开你的阅读视野放眼世界的话,《温故》系列更适合引领你近距离回望近代中国历史。我说的心痛和思考的痛苦就在那里面。你读了就明白。

回望过去十几年中我的阅读历程,如果划分几个节点的话,首先接触了胡适先生的思想和著作,打开了思考的大门,看懂了听了几十年的欺骗和谎言。《我读》系列引导我开始关注世界文学(及非文学作品)。这之后其实还有一个张立宪主编的《读库》系列,所选文章比较杂,领域众多,更偏现代一些,没那么沉重,也扩展了我的阅读视野。《温故》系列给了我对中国近代历史更深的思考的可能,这个过程对我而言尤为沉重。再之后接触刘瑜、熊培云等年轻学者的文章,从而得知并拜读了高华先生的历史著作、秦晖先生的著作,再到余英时先生的著作、费正清先生、宇文所安等美国汉学家的中国研究著作,方才算是对中国历史有了点浅薄的了解。

只是历史这东西,越读越觉得痛苦,越想越感到沉重。常常不敢在睡前读这类书。

忘了谁说的了,每个艺术家的眼睛里都是满含泪水。

我想文学家、历史学家又何尝不是呢?

所有艺术的本质是痛苦,人类共生共存的痛苦。惟愿所有历史的本质不再是隐瞒和欺骗。

如果你还是在校的大学生,上面介绍的这两套书我不建议你读。因为有点早。大约等你到了三十几岁时,知道了些现实的不美好和生活的艰辛和幻灭再开始阅读不迟。

但或早或晚,人,都有醒来的那天。

或者你的心智比同龄人早熟早慧了些,那么就像傅斯年先生说的那样做吧:每天只有21个小时,余下的3小时用来思考。

只是,请做好心理准备,这样的思考和过早的醒来,会很痛,很孤独。

台大校园(罗斯福路本部)傅钟

*如果需要《我读 1-7》中所有提到的书名,可私信我留下邮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