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学二年级算术题🧮引发的纷争🤣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七舅说起小朋友们的一道家庭作业(注意这是在小学二年级,也就是说,解法只能涉及加减乘除):
4 个人分一堆糖🍬,剩 3 颗🍬🍬🍬;
5 个人分一堆糖🍬,剩 3 颗🍬🍬🍬;
问:这堆糖🍬最少有几颗?
如果我来教,我会用穷举法:
4 个人分时,每人分到 | 总颗数 | 若 5 个人分,每人能分到多少 |
---|---|---|
🍬 | 4 × 🍬 + 3 = 7 | = 5 × 🍬 + 2 |
🍬🍬 | 4 × 🍬🍬 + 3 = 11 | = 5 × 🍬🍬 + 1 |
🍬🍬🍬 | 4 × 🍬🍬🍬 + 3 = 15 | = 5 × 🍬🍬🍬 + 0 |
🍬🍬🍬🍬 | 4 × 🍬🍬🍬🍬 + 3 = 19 | = 5 × 🍬🍬🍬 + 4 |
🍬🍬🍬🍬🍬 | 4 × 🍬🍬🍬🍬🍬 + 3 = 23 | = 5 × 🍬🍬🍬🍬 + 3 |
七舅说,解法可以更简单:同一堆糖🍬,不管分 4 堆,还是 5 堆,都是剩 3 颗。说明刨开那 3 颗,剩下的至少是 4 × 5 。
我觉得这种解法不自然,因为它隐含了太多的知识点:
- 4 和 5 的最小公倍数能同时被 4 除尽,且被 5 除尽;
- 如何求最小公倍数;
- 当两个数互质时,其最小公倍数就是两数之积;
- 4 和 5 互质;
而且如果 4 等分和 5 等分时剩下的颗数不相同,这种解法就无效。即使用这种解法,我也会把原题拆成 3 道难度递增的题,帮小朋友先获得这些工具,再去尝试解决。
- 12 ÷ 3 =
?
, 12 ÷ 4 =??
,?
是否等于??
?; - 3 × 4 = ? ;
- 3 × 4 + 2 =
???
, 4 × 3 + 2 =????
,???
是否等于????
?;
技巧 v.s. 笨办法
我们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数学教育,过于注重技巧,而非体系。我们学会了圆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各种各样特定形状的面积公式,我们不屑于用最笨的办法 矩形的面积 = 长 × 宽
去计算,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样那样的面积公式。但,有一个人试图用那个最笨的办法去求解,他发现笨办法反而能统一地计算各式各样的图形面积,甚至是以前从没有人解决过的图形。这个人叫 Newton ,他发现的那个办法叫微积分。
我并非不追求捷径,而是我相信,「形成体系框架」是最近的捷径。之所以说我们的教育缺乏体系框架的视野,一方面是不注重对小朋友认知规律的探索(比如:什么年龄能够理解多深的概念),一方面缺乏控制训练难度的系统化经验。
比如:阅读,就没听过国内有什么分级阅读的体系。数学,更没听说知识点 / 概念的难度划分(别跟我说「二年级我们教加减乘除」「四年级教最小公倍数」这种就算)、相互间的依赖路径。
我是靠奥数奥物保送入学的,可我到工作以后,听到项武义项老的「代数讲座」才有了体系的感觉。想来,我肯定不是数学天才,但我坚信,系统化的数学训练能造就「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