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这本《点》和之前分享过的《味儿》都是加拿大著名童书作家、插画家彼得.雷诺兹的作品。在这本书的版权页上,作者写了这样一段献词:“献给我七年级的数学老师——马特森先生,是他鼓励我‘画一笔’”。虽然我并不了解作者创作这两本书的背景,但是从这个献词上面能看出来,这两本的创作一定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系。或许正是有过这种画不出来的切身体会,才能创作出如此让我这种不会画画的人感同身受的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b3930fae6e72ca4f.jpeg)
美术课上,瓦士缇什么都没画出来,老师鼓励他随便画一笔,他有些恼怒地抓起笔在纸上狠狠地戳了一下。注意观察前面几页画不出画的那些画面颜色几乎是黑白色的,他在纸上狠狠地戳的那个画面的颜色变成了红色,此时瓦士缇内心的情绪被这个颜色表现得非常强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398734275e34af5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36c053bdc7ae21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0d8472c7c54566b2.jpg)
老师仔细研究了那个点,然后郑重其事地让他签了名。此时,画面的红色已经变淡了,接近橙黄色,说明他的情绪已经稍微平静了一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02e299027796d8a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f273edb8fcb65617.jpg)
当下一周,瓦士缇走到教室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老师的办公桌上方挂着他画的那个小小的点,并且被用波浪形的金色画框装了起来!那幅画的背后还画了一个黄色的圆,就像瓦士缇此刻的心,暖暖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b58164281cd7f8f1.jpg)
瓦士缇因此想要画更好的点,各种颜色的点,各种大小的点……。画面颜色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人物表情变得平静而又非常投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548443d7c64f658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c30c2be8a7fd1b2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f1cf203a554c21db.jpg)
在学校的画展上,瓦士缇的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个画面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各种点,形成了非常壮观的一幅场景。瓦士缇整个人笼罩在那一团暖暖的黄色圆点之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2cba94ce5acc34e5.jpg)
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同样不会画画的男孩,他鼓励那个男孩随便画一笔,那个男孩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他用同样郑重其事的方式让那个男孩签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d10a2c96127a6e0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81a612dc89ddb15c.jpg)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老师的鼓励对于那些在某件事请上并不擅长的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当然,对于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并不擅长某件事情时,给予他适当的鼓励,珍视他的作品,会给到孩子无比强大的动力。不一定要让他成为这个领域的非凡人物,最重要的是能够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获得自我的肯定。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3d328bbfc8b817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062459/aa2f50060bb509bf.jpg)
回到画画这件事情上面,究竟画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画得像?还是可以自由地表达画者内心感受到的世界。一幅画作最打动人心的是画家的绘画技法,还是画家的内心传递给读者的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