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空地”,已刊《绵阳日报》
一块空地
我的手机里,储存着一张寒冬拍下的照片。画面里,廉租房围墙外,幼儿园里的那角空地上,突然长出了一些来历不明的蔬菜。
那片空地原本是一块死地,长满了乱石和荒草,一到冬天,便是枯黄一片,修建幼儿园时平整场地,才将其变成了一块像样的空地。
起初那里只是出现有星星点点黄色的小花,以为是惯常生长的一些野草闲花。渐渐地,那些小花越长越茁壮,就象是一群丑小鸭突然间变成了白天鹅,令人眼前为之一亮。仔细地逐一分辨,原来那里生长着的是一群萝卜、白菜、青菜等等的蔬菜。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这些蔬菜们不仅没有停止生长,并且生长得还出奇的热烈,油菜都有一米左右高、甚至还有超过一米的,花簇半径差不多也能达到一米左右。站在我五楼的窗口看过去,那些温暖的油菜花高扬着黄朴朴的笑脸,让人误认为它们是一面面蔬菜的旗帜,招展在春风里。
并不曾看见过有人栽种、管理过这些蔬菜,那么,它们又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一拍脑门, 顿悟出这群蔬菜的来历。
幼儿园是不久前落成的。在建造学校的时候,把曾经的菜园子铲平了,同时蔬菜苗和籽粒也被带到了角落里,于是就有了这群现在重生的蔬菜。
讲起菜园子,就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廉租房的住户们是十年前的一个腊月,从四川五•一二震后的活动板房“乔迁”进来的。起初,围墙外是一片荒凉,长满了乱石、芭茅、蓬蒿等等杂乱无章的一切,足足有七亩左右的面积。
五•一二以来,住户们唯有的身份就是“地震灾民”。人们饱受房倒屋塌、无家可归之苦,先是摸黑住在救灾篷里,后来又住进全国人民援建的临时板房,现在,人们终于可以住进宽阔、安全、稳定的永久性楼房了,这样的楼房,同样也是全国人民援助建设的。
住在这样的楼群里,灾民们自然是获得了新生,又可以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廉租房的住户大都已从生产一线退了下来。人们“乔迁”之后,就从围墙外这一片杂乱无章中,看见了惊喜,随即,人们一边忙着安家落户、过新年,一边你圈一块我圈一块,就投入了荒地开垦的准备之中。
人们对“处女地”充满了激情。 大年还没过完,一些人就已经平整好了田园,紧接着大多数的人也先后行动了起来;除草,开荒,整地,起沟,垄埂,分界……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开始点种、栽苗、起架;开始浇水、施肥、挑粪;开始你呼、我唤、劳动……廉租房的春天来了,围墙内外到处都是行走的扁担、行走的水桶、行走的粪档,到处都是穿着单衣甩开膀子奔忙的男男女女。那被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让人禁不住产生想去抚摸、亲吻、拥抱的冲动;那些粪和着水和着泥土的味道扑面而来,令人产生由衷的振奋。
不久,就看到豆条们爬上了架,看到茄子挂了果,也看到西红柿上了颜色……
尤其是在盛夏,远远地就能看见那些蔬菜精灵们,一畦一畦地生长在田园里,让人感到清新,也感到清凉。蔬菜瓜果们眉清目秀,玲珑喜人,仿佛一声呼唤,它们都能活蹦乱跳地从地里跑到人们面前来、小鸟般依偎在人们的怀抱里。
每到黄昏,人们为蔬菜浇完了水、施完了粪,手摇蒲扇,坐在大门外,一边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一边惬意地享受着从菜园子里吹过来的,舒心安宁的风。
人们在感受着安宁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就这样,围墙外的菜园子陪伴着廉租房的住户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
最终照片里的这群蔬菜后裔们,还是被填平了。现在,那片曾经的菜园子,已经矗立起楼群崭新、配套齐全、颇具规模的幼儿园,被填平的那块角落空地,也种植上了一片花树和灌木。阳光明媚的早上,会有幼儿园里的美女老师们,领着一群咿咿呀呀的儿童,用稚嫩的小手指,细细地指认着那些枝和根,也指认着那些叶和脉。
望着那一片披上绿装、染上鲜艳的树和灌木,我仿佛是看见了,菜园子里那些行走着的蔬菜们,以一种重生的形象,继续守望着眼前的安宁和未来。
就这样,一块土地上的故事,轻轻地,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已刊发于2019年12月8号《绵阳日报》,原标题“一块空地”刊发时为“一块空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