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怀古
【临近七月初七,乞巧节正解~女子无才便是德】
自古以来,正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初八、九月初九 ,皆被认为天地交感,天人感通之良辰吉日。故自唐朝以来,七月初七有乞巧之风俗,唐朝王建有诗为证:“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当今社会,精英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生活自立已蔚然成风,这本是社会进步之现象之一。无奈外趋物质、精神空虚,确也是不争之事实。前不久上海白马会所,男模生日、富婆重金送礼震惊社会,究其深层原因,万万不可简单归咎于一时糊涂之举。
古之乞巧节,非仅为期望女子学习针绣之巧艺而已,更重要的是借此天人感通良机,领悟为妻、为媳、为母之道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6363700/9d41f9c6d2876da1.jpg)
为简单阐述女子之相夫教子之古训,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故事说給您听。
古时候,有一福德智慧之私塾老先生,收徒教书甚为严苛。有一貌美聪慧之大家闺秀,屡屡求之方入学为关门弟子,冬去春来女子学有所成,临出师之时即是成婚之际。古之婚约为媒妁之言,女子家境富裕,男方家境落败、人品厚道安分而已。
临别之时,老先生召之女弟子,款款说之。
“临别之时,为师有忠言相告,汝今后人生路有二选一,稍安勿躁,听我说之。”
“其一,凭汝才学见识,如全身心经商致富,必能盈利而家庭宽裕。然此路有两弊:一是人之精力有限,创业之维艰必是全身心投入,顾此失彼,顾家顾子安能如意?二是全凭汝力,获利颇丰,汝易滋生娇蛮,可能会轻视夫君、过于严责子女,必使家庭不和、子女不安也”
“其二,汝忍辱负重、退居幕后,助力夫君、久久为功,虽不会大富大贵,然衣食无忧并非难能之举。如此,汝可无心于求【才】(同“财”),便可为家、为夫、为子,修身立德,是于德化一方也。
女子如醍醐灌顶,跪拜谢恩,作礼而退。此乃【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真义,明明金玉良言,无奈世多谬传,害人害己。悲哉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