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1791天2024-11-01
我们是否真的拥有自由意志?人生是早已写好的剧本,还是即兴演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口井,我们都是坐在井底仰望天空,看见的都是井口大小。学习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它不仅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帮助我们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我们看见的世界的大小,源于我们认知边界的大小。
人生的改变源于“愿力”和“业力”的交织。愿力是我们内心的愿望和目标,它驱动着我们的行动。业力则是我们行为的结果,它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我们今天的处境是过去行为的结果,这是“定数”,人生也会有“变数”,变数是愿力的体验。业力有时会放大愿力,有时会阻碍它,愿力和业力交互作用,推动着人生。有些人一生延续既定的剧本,有些人通过愿力,改写自己的人生叙事。
以上逻辑是如何作用到个人的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大脑的建模过程:前额叶负责认知和决策,运动皮层把认知转化为行动,基底节形成习惯,海马体储存记忆,杏仁核管理情绪,这些区域共同形成我们的行为链条。当你面临决策的时候,前额叶参考海马体中的记忆,结合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运动皮层把决定转化为行动,带动身体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的行为形成习惯,实现行为自动化。这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大脑就通过这样的过程把愿力和业力,认知和行为连接起来,形成自动强化的循环,愿力驱动认知,认知决定行为,行为积累业力,业力又影响愿力,如此这般形成一个循环。
顿悟是一种认知瞬间改变的状态,这种改变看似瞬间反应,实际上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你长期学习不断摄入的信息如同一颗颗珍珠,在某个奇妙的瞬间,神经元同时放电,讲这些真正串成一条线,信息茧房被打破,形成新的认知,新的认知带来新的愿力,启动新的循环,推动人的改变。
人的过去决定了现在的人生,如果我们想要做出改变,只能从当下的因着手,通过学习积累思考和顿悟,形成新的认知,激发新的愿力,进而改变行为,改写过去的业力,创造新的未来。(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孙不二相关文章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