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记旅行·在路上西藏自治区

西藏行记|蒙蔽世俗的眼——西藏“梗舞”

2017-08-02  本文已影响164人  09d6329d06a1

看过青山绿水,听过钟鼓之乐,尝过玉盘珍馐,走的路多了,但却不能唤回那一丝丝弥足珍贵的记忆。留下的也只是发黄的照片,以及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印记。旅行,之于个人,还是要深刻一点好。与自己心灵对话,还是听那一个个神秘的传说也好,故事也罢,总之能深刻记录着每行一处的异域风情,人文情怀就是好的。

西藏信仰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而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很多游客都会慕名前来观赏林芝桃花节(每年3月-4月),当然雪域江南的旖旎风光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我更想了解的是林芝工布江达县一带盛行的“梗舞”,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传承下,“梗舞”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和传说呢?

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在林芝的工布江达县,每年的藏历正月十五,来自林芝各村庄的僧俗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汇集在结巴村、错高乡等一带诵经、祈祷、燃烧“桑”,并竖起新的大经幡,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梗舞”,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喜悦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梗舞”的故事:“刚登腾布”父子三人向三界(天、水、凡三界)邀请各位神仙下凡来人间表演舞蹈,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看完整段舞蹈后,就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化解灾难。

听到“梗舞”的故事后,让我想起一位诗人,也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达赖喇嘛,他的一句问佛更是道明了心中向佛之人的困惑。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梗舞”跳着跳着,就能化解灾难,就能让生活在苦难的人们看到希望;女子的容颜早晚都会衰老,拥有一颗纯净仁爱的心便能掩盖丑陋。之于灾难,还是容颜,每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然而一切的困惑根本源于心,心自由了,那么困惑自然就解开了。有时候,蒙蔽自己世俗的眼,一切痛苦都将烟消云散。

西藏信仰旅行 西藏信仰旅行

“梗舞”是林芝工布江达县一带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距今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大多为祈祷粮食丰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等。这个跳了一千多年“梗舞”的民族,苦难之于文化,苦难太小,反倒文化越来越厚重了。民族的根源便是文化的传承,现如今“梗舞”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使它得到有效的保护并重新绽放异彩。

文化,是民族的根源;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可的一种传承意识形态

西藏文化还有很多很多,譬如藏戏、歌舞、唐卡、工艺雕刻、脱模泥塑、面具艺术、玛尼石刻、建筑装饰、器物编织等民族艺术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现象。高原人民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都极具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其中,无论是酥油、糌粑,还是典巴、邦典,或是雪顿节、望果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历史传承感。

“梗舞”也好,西藏其他文化也好,这都给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想,旅行之于个人,在了解当地的异域风情,人文情怀,也可以说是学习民族文化,都是在传承意识。当下,旅行的意义是每一位游客值得思考的。

无论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故事,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呈现形式。文化始于意识传承,不能止步于“离世一个人,消失一门艺”的悲剧,这需要我们保护并守住民族的根源。

“梗舞”以它特有的故事传承着,而我也只是传递者中的一员,就好比跑步接力赛中,每一位成员都在参与,参与其中,去旅行吧。

我和西藏有个约会,详情请戳:《联合征文:西藏行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