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文学|通过句式解释词义(文言文)
文言文受诗歌韵文影响,非常讲究结构整齐,句式对称,音韵和谐。了解文言文的这一特点,特别是掌握互训、互文与骈文的规律,对我们认读、解释、翻译文言文的字、词、句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了解互训句式的特点来解释字词义。
训,在文言中有“词义解释”的意思。互训,互相解释的意思,即用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分置前后(一般处于对应位置)的同义词,进行相互含义的训释,从而达到反复强调,加强语意及语势的作用。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句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是两组同义词,各表达同一个意思,其作用是:用一组同义词组成的一组句子反复表达同一个意思,从而既强调语意,又加强语势,同时,还使语言形式有变化而不呆板单调。
互训的句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出现: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与朱元思书》)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动南飞》)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
以上“大儿”与“长兄”同指家中的青壮年男子;“穷”与“绝”都是“停”的意思;“当作磐石“与“当作蒲苇”都作“永不变心”解;“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都有“文学才华稍微差一些”的意思。二.了解互文句式的特点来解释字词义。
“互文”,即上文里含有下文对应处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对应处已出现的词。这些上下文对应处的词或并列、或同义、或反义,上下前后互相交错,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只有将两者合在一起理解,才能完整正确地解释出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应正确解释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正如唐代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所言:“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了解互文句式的特点来解释文言文的字、词、句义要注意前后句子意思的互相补充和充实。
互文的句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出现: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对“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则为“在东西南北叫嚣隳突”;“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讲的是“雄兔、雌兔都脚扑朔,眼迷离”。
二.了解互文句式的特点来解释字词义。
“互文”,即上文里含有下文对应处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对应处已出现的词。这些上下文对应处的词或并列、或同义、或反义,上下前后互相交错,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只有将两者合在一起理解,才能完整正确地解释出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应正确解释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正如唐代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所言:“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了解互文句式的特点来解释文言文的字、词、句义要注意前后句子意思的互相补充和充实。
互文的句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出现: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对“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则为“在东西南北叫嚣隳突”;“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讲的是“雄兔、雌兔都脚扑朔,眼迷离”。
三.了解骈对句式的特点来解释字词义
所谓“骈对”即对偶,指的是在成双成对出现的句子或短语相对应部位存在的同义或反义等现象。
1.对应部位往往有同义词现象。
例:“杀人如恐不胜,刑人如恐不尽。”中的“胜”和“尽”。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中的“取”与“举”。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殚”和“竭”。
“土崩瓦解”、“狼吞虎咽”、“龙腾虎跃”、“尔虞我诈”等许多成语中的前后两个动词。如:文过饰非、不矜不伐、饭糗茹草、含英咀华、左辅右弼、求全责备、正襟危坐、怨天尤人等。
课文中也有许多例句,如:
(1)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2.对应部位的词常常为同类。
例:“碎首折支” 中,根据“首”即头部可以推出“支”应是“肢”的通假字。
3.对应部位的反义词现象。
例:“或隐或章”中,根据“隐”的意思可以推出“章”应是“彰”的通假字,可作“显露”解释。
这种现象在成语中头部多见,如:
方兴未艾、否极泰来、党同伐异、前倨后恭、色厉内荏、言近旨远、恪守不渝、遐迩闻名……
课文中也常见,如: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2)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4.对应部位的词类活用往往相同。
例:“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中“善”和“罪”同作名词,解释为“善行”和“罪恶”。
成语中的例子:草行露宿、土崩瓦解、狼吞虎咽、龙腾虎跃,其中的名词都是意动用法。
课文中也很多见;
1、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中“带”和“冠”同为动词。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均为“把…当作…”解释。
3、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和“友”都作意动用法。
5.对应部位往往前后有照应关系。
例: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自伐”对应“有功”,可以推想“伐”作“夸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