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生的沟通引发的思考
今天,先生又给我上课了。上课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讨论关于创业问题时,他提出问题,我进行回答,以帮助我理顺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从来都不否认,先生考虑问题比我周全。所以,对于我来讲,一问一答的方式很受用。只是,我在回答问题时,过于迂回,导致先生十人的不满。因此,在沟通其间,他不止一次的提到,我在与人沟通上存在一些问题。
开始时,我会习惯性地反对,等到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又觉得好像他说得都对。可是具体问题出在哪里,我也没有意识到,因而我们今晚的沟通变得有点像老师教训学生,而我正是那个不听话的学生。
先生同我讲:“你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直接面对问题,先回答对方的问题后再去进行必要的解释。没必要总要绕一圈,最后再来回答问题。”
他为我的沟通问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个例子是这样的:
甲说:你吃午饭了吗?乙答:都下午三点了,你说呢?
乙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现在都下午三点了,早就过了吃饭的点了,我肯定是吃过了,你问这个问题有必要吗?”其实,乙想表达的就是,我吃过了,现在下午三点了,你问的这个问题有点多余。
甲的潜台词是“我当然知道现在是下午三点了,但下午三点了就一定是吃过饭了吗”那么,从甲的思维方式来说,甲的问话多余吗?对于甲来说,一点也不多而,因为他仅仅就是想知道个结果而已,所以,乙你不用绕圈子,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猜来猜去,太累了。
他举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就在脑袋里拼命的想自己与旁人的沟通方式,可能是一种沟通的习惯,我没有得出更好的结果,因此,我打算明天问问那些经常与我沟通的人的看法,今晚暂且把它当作一个课后作业吧。
回归到现实中,我仔细回想了我们整个的谈话过程,反思。我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我可能真的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因此,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认真仔细的思考了。最后的结果是,我应该是有这个问题存在的。
先生作为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是与我沟通最过频繁的人,相信他的感受也是十分的准确的。
我经过思考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如果真的是存在这样的沟通上的问题,那么,我定然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存在,否则将会对我的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作为正在创业中的我来说,这有可能也是致命的。
每个人的沟通都有一定的固定思维的结构或模式,这种思维的结构或许是好的,也或者是不好的,但一定是其于一个结果或方向而去的。因此,在沟通中,在善于发现对方沟通的方法和方式,学会去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