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读完了,还认为幼小衔接班不必上吗?
最近教育部新出了一个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的文件,明令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把幼小衔接班的话题又带起来了。去年此时,孩子入读一年级前,我写了一篇为什么没上幼小衔接班的帖子(见文末链接)。现在,CC小盆友的一年级读完了,作为一名亲身实测检验获得了通关经验的家长,再次讨论下这个热点话题,给新生家长作为参考。
CC一年级的学习成果如何?
上篇已经提到过CC同学的入学状况:没有读过衔接班所以完全不会拼音、书写和计算,但是由于从小阅读所以已经完全识字(未测试过识字量,但已可以独立看小说和中字美剧),也就是除了识字这一项外,其他一年级知识全部是零基础。读了一年,真实的学习成果先来总结一下:
好的方面:
1、分数硬指标:大大小小的测验和考试均能顺利过关,而且成绩还名列前茅。我对考分过关的判断标准:不必太在意绝对分值和班级名次,而是看丢分里有没有不会做的题。用这个来判断,孩子有没有听懂课堂内容,有没有读懂题意掌握答题思维。根据这个标准,CC在不怎么刷题的情况下,应考能力是过关的。
2、学力软指标:拼音、阅读理解、看图写话、计算、解题步骤等知识要领未发现学不会、理解不了的情况,校内上课均能跟上。一言以蔽之,只要认真听课,都跟得上老师的进度。
3、评先评优:很多家长在意这个所以才写的。现在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各类学期评奖很多,大部分孩子都有奖可拿。那些学习好习惯之星、作业小明星之类的,都是跟每天作业质量挂钩的,所以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奖项,则没有这个问题,跟上没上过学前班无关。CC得到了两学期的“优秀学生”(相当于以前的三好学生)奖,还有一些社会实践和集体项目的奖,但跟作业质量有关的所有奖项则颗粒无收。
4、老师评价:学习能力强,课堂表现积极,知识面广,思维逻辑清晰,但是书写有待提高,作业书写和订正态度马虎,对照自己要求太低。
差的方面:
1、书写非常差:拼音和汉字的书写既差且慢,整个一年级的家庭作业时间,六成以上耗费在书写问题上。书写问题曾被老师留堂和批评。
2、口算速度差:20以内加减法口算,学校的达标标准是3分钟30题及格、50题满分,班上七成同学的口算速度在40题以上。CC同学长期班级倒数,从3分钟只能做20题开始练起的,属于班上唯二在30题以下的,直到学期末才达到满分水平。
3、作业质量差:一年级起步阶段的家庭作业,老师们喜欢以书写是否工整干净、态度是否恭敬(比如改错时认真把题干抄一遍、每日写话都像写作文一样码字数、数学题是否认真写计算过程步骤等)来评判作业质量。由于书写差,所以作业很少得优秀或小红旗,得中甚至差评的次数间或有之。
从群里展示的班级情况看,以上三点一开学就做得非常好的学生挺多的,书写质量和运算速度都是只有练习累计到一定量才能获得成果的,可见学前提前练习过这两项的孩子很多。
至于拼音,开学家长会时,我跟班主任交流过CC的情况,老师对CC没学过拼音表示出了惊讶,可见上学前班是个多么普遍的现象。但是,老师也同时表示了:“不要紧,认真上课就没问题”。事实证明,学校教学是有规范的,课时进度是足够让孩子在学校学会拼音的,并没发现“大部分人会就跳过不讲”这种事。按教纲,拼音大约会花5—6周课时学习,整学期都在不断巩固练习,是足够学会的。
零基础入学需要克服的困难
虽然CC顺利度过了一年级,但我觉得相比上过学前班的孩子,零基础入学的孩子还是需要克服更多困难的。
1、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尽快突破书写关
汉字太难写了!汉字之难,岂是减负令下每个字写三四个、甚至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就能达标的?!
现在的书写质量要求比我们小时候高多了!由于很多孩子提前学写字,所以入学时把书写质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拼音写成印刷体的孩子,并不鲜见。水涨船高,老师看待学生书写的眼光自然变得更挑剔了。
如果零基础入学,家长需要投入较大精力帮助孩子尽快突破书写关。
2、需要家长做更多的学习辅导
零基础入学的孩子,家长需要在一年级上学期投入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和辅导孩子适应学习生活。学习辅导,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两类,都是需要家长指导的,这样才能让没正规上过课的孩子尽快适应学生身份。
实话实说,零基础入学的CC,还是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在学写字和练口算上的,几乎所有的课后时间都是投入在这两项上。量化的话,大概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做练习花20分钟的事,CC需要家长针对性磨练1小时,这个时间不是耗在知识点上的,而是书写和答题规范。
所以,如果打算零基础入学,即使孩子的学习习惯和领悟能力都非常好,也是需要家长投入较多时间辅助起步的。父母要能够确保这个陪伴辅导的时间。
3、家长自己要做好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的准备
亲身经历后,我觉得这是家长最难过的一关。厚积薄发、静待花开,是说说容易做到却很难的两个词。在各种比较之下,你还能不能保持理性、戒焦戒躁去看待孩子的“厚积而不发、静待而花未开”?!
看到一个个优秀作业秀,你会不会督促自家娃儿放弃睡眠而熬夜死磕作业?
看到同班孩子那些印刷体一样的规范字,你会不会焦虑地给自家娃儿加码再加码?
看到成绩单,你能不能承受自家厚积未发的孩子在某些项目上是吊车尾?
看到别人家高强度刷题练习下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单、老师的表扬和各种奖状,你还能不能坚持自己厚积薄发的教育理念?
能不能不把自己面对的压力传导到孩子身上变得扭曲而违背教育规律、甚至变得拔苗助长,这是非常考验家长的!
入学前,孩子需要具备的基础学习品质
我这里所写的入学准备,不止针对零基础入学,而是针对所有准备入学的孩子的——“学会学习”需要具备的基础品质。
1、专注力
要培养孩子能够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的专注力,这样才能保证上课专心听课。40分钟都坚持不住,或者太容易被干扰打断,是很难上好课的。
2、思考力
要让孩子习惯思考问题,跟随问题积极用脑,这样才能保证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维。如果没有思考的习惯,上课就很容易变成“聚精会神的空转”状态——看似认真听实则没入脑。
3、记忆力
东亚教育,各科考试里都有很大比重的分值是基于知识点记忆本身的,低年级时考原文更是每卷必有。所以,记忆力好,这可能是在学习中最省心的一种捷径了。
以CC来说,语文老师要求课本里每篇课文和诗词都要会背,一年级是背了弟子规全文的。但CC由于每天课后的作业时间都贡献给了书写,所以根本没时间管她背书的事儿,好在她小时候记忆力练出来了,每篇课文都在课堂上读两遍就背下来了。
以上三点,是我觉得孩子能自如地应付学习的基础品质,如果具备了这三点,就说明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上不上学前班,每年暑假上不上新学年衔接班,都没关系,都有能力跟上学习节奏;反之,如果没有这三点基础,即使上学前班和衔接班,也只是以实记换知识,一年级的高分反而容易导致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误判,高年级后就玩不转了。
显而易见,以上三点都不是短期内可以塑造出来的品质。如果想培养这三点品质,需要家长学龄前刻意训练和长期引导。如果还增加一个有利于轻松学习的基础品质的话,我会说——自学能力。至于怎样在学龄前的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些基础学习品质,以后单独再写。
到底要不要上学前班
碎片化阅读时代,给很多人养成了一个阅读习惯,不想深究所以然了,看技术帖的目的就是只想看一个现成的答案——你就直接告诉我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上学前班吧!如果非要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参考答案的话,我只好这么列示了。
1、如果有比较好的基础学习品质,不必上学前班。尤其是拼音、算术,真的没必要提前学,这些简单知识,真的是很容易即学即会的,包括口算速度,在学期内突破过关都是做得到的。只是,家长要做好在班上得不到老师表扬的心理准备,因为书写和速度肯定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也不必太在意这两项,期末考试一般不扣书写质量分,口算一般也不单独测速评分,所以只要知识点掌握过关,期末考试成绩不会有影响。
2、如果没有好的基础学习品质,可以考虑报个术科学习班,在学习中引导孩子开始建立这些品质。缺乏专注力的孩子,需要一个课程载体,去让家长在观察中短期内引导孩子学会适应学习,所以学龄前报个班还是有必要的。我不建议报拼音算术这些一年级课程的班,我始终是不赞成提前学习知识点的,简单知识学两遍,实在是既没效率又养坏学习习惯的事(详细理由点击文后的链接文章)。推荐以英语这类与一年级课程没有重复性的术科作为切入点,因为它的课堂教学与学校教育类似,有一定课时长度,有术科思维体系,有课堂纪律,有课后作业。报术科学习班的目的,不仅是学知识点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在学龄前观察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哪些问题,介入和引导,在入学前开始做学习习惯培养。家长需要非常细致地去观察,孩子有没有听一堂课就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学习能力,并刻意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3、如果对上学后才突破汉字书写没信心,可以提前学写字。提前学写字的意思,就是单纯的练写字,不追求先学拼音和识字量什么的,单纯学习握笔、笔划、结构,掌握汉字书写规则做到横平竖直、占格合理就行了。这样可以节约出很多一年级的课后时间,用来补短板。至于拼音书写,真的不是问题,比汉字过关容易多了,不必太刻意,没必要提前学。
学习,是项马拉松,起跑线上抢跑没有啥用,靠抢跑在起点攒的几步路优势,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虚假的优势感,其实对整个赛程来说这个时点的这点优势根本是忽略不计的。所以,根本之道,还是要培养孩子的基础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