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是场看不见血的相残--《母亲》电影分析
母亲的“毒爱”
一个五岁的男孩被母亲灌下掺有农药的酒之后,以他的心智不会想到这种看似残忍的行为背后透出一个母亲深深的绝望。
一个没有能力的女人想要独自抚养一个孩子并生存下去,在强大父权文化背景之下的韩国,并且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何其艰难。
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这样的女人根本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和带着看似智力有障碍的儿子的她生活,就像电影中,当母亲把宫律师一样的父亲角色带到儿子面前最终头也不回地走开了,你就仿佛看见曾经她想给儿子和这个家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但最后都被她“解雇”了。
影片中,母亲为了给儿子“伸冤”,即使面对受害者家属她挺了挺摇杆,理直气壮地昂着头,冒着被一群人驱赶,辱骂和殴打的危险,依旧声嘶力竭地为儿子辩驳。这是需要何等的勇气?
嘴角破了,头发被撕扯的凌乱不堪的她却没有哭,顾不得浑身的伤痛,冷静地装扮好自己依旧继续寻找可以帮助儿子的方式。
这不是女性生来就有的力量,而是让我仿佛看见了在过去的岁月中,无数个这样因为保护儿子遭到羞辱的场景。让一个柔弱的女人渐渐懂得哭泣在她艰难的生活中是没有用的。
这种压抑,屈辱到了极点的生活让这个女人看起来永远那么无坚不摧,似乎除了儿子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害她的事情,她真的没有任何的情绪了吗?影片开头似乎给出了答案。
在衰草遍地的无人旷野中,她尽情地舞动着身体,似乎要把那些压在肩头的重担一并甩开。她时而掩面狂笑,时而捂着嘴巴哭泣,这种看似疯疯癫癫的样子实际上就是她在脱离现实世界之后发泄内心最真实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无法向任何人展示,当舞蹈停止拉回到现实,她伫立在寒风中,目光呆滞地捂着自己的胃部,我感觉那里是冰凉的,在残酷的世界中能安慰自己的只有自己。
女性既是生命的创造者,也可以瞬间成为生命的毁灭者。这个道理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显露无疑。
当她手持铡刀切中药材的时候,阴暗的屋子里有节奏的“咔嚓,咔嚓“的声音你会感觉到一种力量的铿锵。兜售加工中药材是她维持母子生计的重要方式。这种年复一年的磨练,让她举起扳手砸向疯汉的头颅时,你会感觉扳手就成了铡刀,每一下都像她切药材般稳准狠,绝对致命的。
中国有句谚语“铁杵磨成针”,还有西游记里的金箍棒也可以变成绣花针,细如牛毛的小针的背后在这里隐喻了男性的生殖器。看似细的像头发丝一般的银针实际上暗示着这个女人身上因为生活的磨难长期凝练出来的男性力量。用的好可以救人性命,用不好一针致命。
这些她赖以为生的东西同时也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另一方面,既然卖药材必定通晓一定的药理,那么用药和施针也从某种层面上说明了这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性。
这里的“控制”并不带有贬义,因为在不受自己控制的环境中艰难生存的人,他们内心都会有超出常人的控制欲望。早年的经历会让他们的内心如过山车一般恐惧,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他们会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夺回控制权。
当然,控制儿子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杜俊因为对药物的恐惧似乎从来没踏进过药材铺一步,却不能离开母亲的视线半步。母亲不管是切药还是卖药眼睛始终盯着马路对面的儿子,一旦有丝毫的危险,她会不顾一切地冲出去。即使杜俊去任何地方,她的电话都会响个不停。
“真的?壮阳?
“你干嘛这么重视?”
“因为女人。”
电影《母亲》台词
当杜俊提到要和女人上床之时,母亲紧张地询问对方是谁,随后她没有鼓励眼前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勇敢地去追求异性,而是岔开了话题。似乎他们之间其他的女人是这对母子间的禁忌。
面对着好朋友金泰,母亲每每提起会牙根痒痒般地痛恨,在她眼里他就是“狗娘养的”,会带坏儿子的“坏小子”。似乎这个狡猾,勇猛有力,有想法的成年人随时会把儿子从身边夺走,所以她不断地告诫杜俊不要跟他在一起。
男孩进入青春期意味着就要开始离开父母,为了把儿子绑在身边,那碗按时服用的药物似乎就是控制他不要长大的工具,在母亲看来他是有病。
案发的夜晚,当杜俊迷迷糊糊躺下摸着母亲乳房,然后母亲翻过身来咕哝了一句“这么晚”便相拥入睡的那一刻,镜头从屋顶拉下来的一瞬间你似乎感觉眼前的不是母子,更像是一对生活了很久的老妻少夫。
一个屋檐下,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只有有了清楚的边界的家庭才有父母子女之别,而从性别角度来说没有边界的家庭就只有充斥着性味道的男人和女人罢了。
“我那个时候真是应该用百草枯”
“要是那样,我们现在应该已经在天国了,无忧无虑,也不会受苦。”
“我一时心软,用了孤星杀虫剂,结果药性不够,结果没死成,搞得我们两天上吐下泻。”
电影《母亲》台词
这不是只会出现在电影中母亲带着孩子自杀的段子,在现实生活中活不下去的母亲带着幼年的孩子跳楼,跳河,烧死的新闻比比皆是。
很多人说这样的母亲心狠,自己死就死吧,干嘛把年幼的孩子一起带上?细想之下,她对这个世界绝望的同时,她会觉得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境遇下也会遭受和她同样的下场。当然,在她看来世间能带走的也只有孩子。
哪个母亲不爱孩子呢?不爱的是因为没有爱的能力而已。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孩子受伤,母亲是疼在心里的,就像影片中杜俊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到,母亲的手瞬间也被铡刀割伤一样,是一种十指连心的痛。
没把孩子弄死,活着就是母亲深深愧疚的开始。在赎罪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就成了两个人死死的捆绑。这种紧密的链接,让那条界限越来越模糊,也让儿子越来越窒息。
儿子的报复
从一种层面来看,可以把杜俊和金泰看作是一个男孩的两个不同人格面,在父母面前是乖孩子,背地里的行为莽撞,不计后果,对成年人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群体归属的渴望。这个年龄的孩子要长大就一定要背叛父母。而能和一个女孩睡觉就成了杜俊此时最大的渴求。
在象征着母性的水里,他捞起了几个高尔夫球,在手里把玩的时候你感觉那像不像他被母亲早年阉割了的两个睾丸又重新被他找回来了?他在上面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是象征着属于他的男性的力比多。这也为后面的情节做下了铺垫。
他最痛恨别人说他白痴,或许这两个字在他成长的路上成为他极力想撕掉的标签。所以当他杀死那个女孩的时候,他也把写有他名字的高尔夫球摆在了旁边,他要让所有人都记住:看,我不是白痴,也是可以像其他成年人一样学坏。
所以当警察带着他指认现场,模拟作案过程的时候,他看到这个镇子上所有的人都来了,那一刻可能是活到现在感觉最嗨的时候,因为自己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母亲不会相信杜俊会杀人,就像绝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总会觉得都是对方的错,自己的孩子是无辜的。
其实没有一个家长可以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那只是他们对孩子理想化的结果而已----我的孩子是最完美的。最后才能明白打脸的滋味有多难以接受。
“每次从警察局回来你的胃口都特别好”
电影《母亲》台词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本该是这个世界上于他来说最最信任和亲近的人变成了让他恐惧却又不得不在生活上依赖的女人。他必须要在她的面前乖巧无比,在他看来也许就是当时自己太不乖了才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从生活的细节中你可以看出他时刻在对母亲说“不”---拒绝母亲夹给他的食物,喝药时一只手背在后面,喝完药之后尿了一地。
对母亲他总是在做一个推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似乎此时力度还不够。
挣脱这个家庭,只有寻求外界,一个是学着成为金泰那样强而有力的人,所以他总是紧紧地跟在他后面;另一个就是警察局。在别人看来躲之不及的地方却让他有了可以和母亲拉开距离的机会。可想而知,他似乎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进局子。
在杀人被捕之后,他没有表现出想出去的样子。即使是豆瓣饭他都觉得比母亲用药材炖的鸡好吃。在这样一个象征着权威和规则的地方,他感觉到的不是惩罚而是保护,让那条和母亲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清晰。
“你想杀我。”
“在我五岁的时候对吧?”
“你给了我一个灌满杀虫剂的酒瓶。”
“你不想要我了。”
“可你让我先喝下那瓶杀虫水。”
“这次想用针杀我?”
“别再来了,我不会见你。”
电影《母亲》台词
儿子的话就像无数支利剑狠狠捅在了她的心上。看似无坚不摧的她顿时显得不堪一击。你也似乎感觉到那一刻,儿子用一双无形却强有力的双手一下子把母亲推到了很远的地方,摔出了内伤。
五岁的事情他怎么会记得?母亲做梦也没想到。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论创伤出现在什么年纪它都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消失,它也许会被深深压抑下去,但是相同的场景一旦出现,往日的创伤就一定会浮出水面。
即使这个母亲在后来给他吃最好的东西也无法让那道深深的伤口愈合。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机会去回想。只不过他一直不敢说。现在有了那道象征着边界保护的玻璃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他一开始捂着一只眼睛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母亲,直到第一句话说出口,他再也不会害怕了。
那一刻分离成为了可能。可是这种分离实在太惨烈了。
对于习惯性帮儿子擦屁股的母亲来说,只要儿子说的她都会照做,包括寻找疯汉。从记起倒车镜不是自己砸烂的到母亲想毒死自己,你怎么能确定他不会记起曾经在那个漆黑的夜晚自己砸死那个女孩,最后把她拖到全镇的最高处?
果然,母亲替他解决了一切
“你连替我儿子修脚都不配。”她一边用尽全力砸一边恶狠狠地对着尸体说。足以证明她潜意识中对想要把儿子夺走的男人的憎恶。人性中最阴暗的东西随着汩汩的鲜血流淌出来。但也同时把解离之后的她拉回到现实中,那一刻恐惧,痛苦撕扯着她奔溃的内心世界。
看着她冷静地点着整个屋子时我深深感觉到的不是恶而是一种人生的悲凉。
人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具有戏剧性吧。日本小疯子成了替罪羊。而这个人如果从解梦的角度来看待,外国人就是杜俊人格中最让母亲陌生一面。也是她不能接受的杜俊残缺的一面。
“你有母亲吗?”
电影《母亲》台词
当一个母亲面对着失去父母保护无辜受冤的孩子,也激起了她内心的情结,她哭的不是这个孩子,而是自己,在那一瞬间她突然明白了这么多年她忘我地爱的那个儿子其实在五岁那年就已经彻底失去了。
本来相拥到没有缝隙的床在杜俊出狱后突然生出巨大的沟壑把母子俩生生隔开了,她看着儿子的背影是那么陌生。
经历了一切之后杜俊一下子长大了。
在车站等车之时,杜俊默默从口袋里掏出了在罪案现场捡回来的针灸盒递到母亲手里,他依旧是那双不谙世事的眼神看着她,但内心似乎在告诉她:你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如果母亲不懂得放手,今后这样的痛苦还将继续。这场分离的过程是一场看不见血的相残。
在大巴上,母亲把银针刺进了那个只有她知道的可以消除记忆的穴位,一个看似死亡的状态之后,带着狄俄尼索斯般迷狂的她走进了人群中狂舞,这和影片开头的舞蹈意义不一样,这是一种死亡之后重生的狂欢,也是一位母亲放手之后彻底的自我解脱。
写在最后
好的电影总是把人性最真实的样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给我们最深刻的感悟,这部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不仅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战争,也从某种层面彰显了社会底层人物是没有话语权的,就像日本小疯子,没有人相信一个美丽的女孩会爱上他并且还因为做爱太疯狂流鼻血;也没有人会因为一个疯汉的房屋起火去调查,只是把他当成一般的火灾事件;小姑娘的死亡表面上是杜俊造成的,实则是那手机里所有侵犯过她的男人以及男孩造成的,也可以说是这个女性地位缺失的社会造成的。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仅是指爱情,也是指友情,更是亲情。
不论在哪种关系里,我们都要给到彼此一条清晰的界限。有节制的爱才是真爱,过度的爱则是深深的摧毁。学会去爱自己和爱一个人是我们一生都要去学习的人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