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说话的人

2018-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漠然老师

“不会说话,所以算了,不说就是了”“被动沉默者”有哪些错误的认知?

1)“我不会说话,容易出丑”认为表达是种能力,必须达到某种要求才能胜任

这往往是由于早年养育者不当的养育理念造成的。

这样的养育者往往不接纳自己真实的孩子,而一厢情愿的爱着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的孩子,并用这个所谓的完美孩子来要求自己现实中的孩子。

于是,他们会对现实中的孩子充满了否定和批判,造成孩子对真实的自己充满羞耻和不自信,认为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不合格的。

一个对真实的自己不接纳,害怕自己会出丑的人,必然会社交和表达时容易紧张,也不会轻易发言说话,此时沉默是对自己的保护。

2)“我万一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表达是为了获取认可和赞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交流

这些“被动沉默者”会特别关注别人表达后的效果,也特别喜欢在心里对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举动进行一番评论,排出个优劣好坏,对她认为表现好的无比羡慕,对表现差的暗暗嘲笑。

此时表达已经被异化,更成为了一种能力的展示。

总而言之,表达不重要,表达背后能否获取掌声、赞美和认可很重要。

3)“说了后没人理我,不是很尴尬”对需求和关注的羞耻感

表达是对关系的渴求,是对别人的渴望,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往往似乎话并不重要,但我们内心是渴望被回应和呼应的。

但是如果在早年我们发出需求和渴望时,没有人回应我们或呼应我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需要你,而你并不会满足我,而且你为什么并不需要我,一定是我有问题。”

这种不被满足和看见的渴望会塑造一种“求而不得”的羞耻感,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我们会逐渐压抑我们的渴望或需求,甚至用不再发出渴望和需求来避免失望,这就造成了回避关系的一类人。

如何走出“被动沉默者”的心理困境

1)改变心理误区:与人打交道不是能力考验,而是真实的人际互动

跟人打交道并不意味着处于一个被批判考验自己能力的位置,做不好并不意味着会被人不喜欢和接纳.......从而避免会回到早年妈妈对她的模式里去。

与人打交道、互动就是一种很本能的需要,跟吃饭、喝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并不会时刻在评判我们,而且我们已经是成年人,最终对自己的评判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个是别人左右不了的。

另外我们也要改变喜欢评判别人在社交中的表现,把人划为三六九等这样的认知,学会更多的把注意力关注在别人表达的内容、需求和感受上。

不是本着排斥和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而是从本质上用全然接纳别人的心理去与人交往,这个立脚点变了,小雅看到别人的方式也会随之一变。

当我们对别人的充满全然的接纳,再也不因为别人表达的好坏去评判别人,从而我们对自己也就接纳了,对评价和是否关注的认可就减少了许多。

2)直面自己的恐惧、焦虑情绪

我们需要看到这种恐惧和焦虑,并尝试去直面接纳它,而不是与其对抗。

恐惧和焦虑来源于早年养育者对我们的否定和不接纳,在这些恐惧与焦虑的背后,掩藏着的是一个无助、难过、委屈和绝望的痛苦的小孩。

我们必须看到早年因为不当的养育所造成的那些创伤及其从未被愈合过的伤口,然后好好的拥抱、接纳、鼓励一下这个小孩:告诉ta,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她很好,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不好。

3)不要和敏感、紧张较劲

允许自己敏感紧张,允许自己恐惧,接纳自己在这一面上暂时存在不足,要去理解自己而不是强求自己不敏感紧张,当你允许自己有恐惧、有敏感有紧张时,敏感紧张反倒被化解了。

当看到自己的敏感、紧张正是由于早年的那个小孩样的自己因为被过度的否定、评判、不接纳而造成的后,她再也不想难为这个小孩,给她提要求了。

对于容易紧张和敏感的“被动沉默者”们,这样的自我接纳和呵护,往往能让自己放松了下来,表达好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摘自《不爱说话的人,内心都在想什么?》

——摘自《不爱说话的人,内心都在想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