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时
治大国若烹小鲜“放管服”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级公务员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我们要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刀刃向内的勇气、一抓到底的韧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纵深推进我市“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市场主体更满意、群众得实惠的营商环境。
古往今来,改革都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甚至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改革之难,难在有权力的眷念。体制内部享受权力寻租“红利”的阶层,是改革攻坚的强大阻力。改革之难,难在有利益的攫取。利益集团的形成说明用权力交换财物的方式在固化。改革之难,难在有关系的纠葛。“拉投资、批土地、上项目”背后隐藏的是层层审批下的公权私授。改革之难,难在有思维的僵化。墨守成规、本本主义、得过且过将改革动力消磨殆尽。
改革虽难,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尤其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是增强政府治理、建设现代政府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政府工作权威性、有效性,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保障。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啃硬骨头。“治大国若烹小鲜”,简政放权就是治国之略中政府职能转变大餐的一道关键菜品。
何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古今引者颇众、注家甚多、解用各异。综合起来,在于四点:掌火候、控时序、系统化、不折腾。
掌火候
火候,是菜肴烹饪过程中,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两者统一,才能使菜肴烹调达到标准。小火慢炖、旺火爆炒,火候的选择要根据菜品特点,火候的把握要通过观察现象。
简政放权要把握“放”的“火候”,不能抓着不放、放任不管,要宏观调控、放管结合。承接下放审批事项要“小火慢炖”、做细做稳。市级部门权力下放要与承接单位加强沟通,及时传授经验做法,加以指导,做到无缝衔接,使审批工作不断档。对于承接单位的工作开展,也要适时进行检查,保证工作落实到位。而政府职能转变则要全方位多层次“旺火爆炒”。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界定职能部门岗位职责与权力边界方面要集中力量下功夫、动真格,热炒热卖、务求实效。短时间内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条件、要求、责任,并用严格督查和问责来杜绝放权打折的现象。对事中事后的监管,在审慎包容的同时,突破底线的要重拳出击、严厉查处,为市场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控时序
不仅是烹饪,任何一项工作都讲求时序。只有严格的时序控制,才能保证各环节组成有机的系统,困难一个一个克服,问题一个一个解决,“蹄疾而步稳”。
党中央、国务院围绕“简政放权”的重大举措,在2013年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基础上,2014年提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2015年要求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2016年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进一步要求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强调重点做到五个“为”。改革不是“大跃进”,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当万马奔腾朝一个方向时,步调更需要稳健。
时序上,不仅要分先后,还要有并行。审批既要“瘦身”,更要“塑形”;权力事项的“减法”和服务事项的“加法”要同步;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的措施要配套;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要结合;政务服务标准化制度化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跟进。必须让简政放权跟上深化改革的节奏,才能有效对接社会期许。
系统化
烹饪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形式。一份好的料理,色香味形意养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身心愉悦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烹饪是一项系统工艺,改革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在前期改革推进过程中,政策供给又快又多,一些区县和部门来不及研究消化,群众和企业对改革制度也缺少预期指引。要注意加强统筹和宣传引导,打破行业、地域、层级的限制,整体推进、精准发力,将改革速度与质量并重,确保改革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烹饪再复杂,哪怕是满汉全席,也只有一个主厨。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是在不断加强统筹协调的前提下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十个指头弹钢琴”绝不是“十个指头摁钢琴”,如何把握节奏、有张有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关键和要义所在。牵住“牛鼻子”,一声令下三军随,绝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纠结和争论上。
不折腾
《韩非子·解老》篇曰:“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诗经·桧·匪风》毛传也有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引申到治国理政,就是路线方针、政令律法不可苛繁多变,不可劳民伤财。
不折腾不是不改革、不前进、不发展、得过且过,而是干正事不可数改无章、多变无常、“鱼碎锅翻”。朝令夕改乱折腾、眉毛胡子一把抓、操之过急求政绩、懈怠马虎不负责,都是改革大忌。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政府出台的任何举措,都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尊重社会自然秩序,尊重群众民心民意。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深入了解国情市情、了解企业生产、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是“治大国”的前提。只有坚持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才不会犯颠覆性错误。要确保“不折腾”“少折腾”,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切不可急功近利,贪一时之功,争一时之效。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真正从实际出发,不为图快而搞“一刀切”“纸上谈兵”,而是要详细做规划、科学出方案、务实抓执行。在继续推进改革的同时,还要确保“壮士断腕”后,不能再生出新的“乱动的手”。
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行时,行政审批改革永远在路上,政务服务深化拓展无边界。改革大业如大江奔流不舍昼夜,向纵深推进的足迹处处可见,往难处碰撞的涛声时时可闻。“烹小鲜不可扰,治大国不可烦。”唯有“放”“管”“服”的车轮同时转起来,服务型政府的阳光才能普照市场和群众。
心存一念,面朝阳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治大国若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