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5 天使教练团第四次班级晨会-带你走进阅读的世界
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天使教练团 班级第四次晨会
主题:带你走进阅读的世界
优秀教练分享
汤晓春分享
本周和大家聊到读书的三个误区,拿到书就读,读书必须读完,读书只有一个方法。五个高效读书的过程,根据现实问题选择书籍,“封目序尾”快速破解一本书,先写答案再看答案,“以慢为快”寻找应用临界知识,判断是否继续阅读。三个配套方法,彩虹笔记法,留白法,看板法。
(4)“以慢为快”,寻找应用临界知识
当我们翻开书,看到作者的答案,然后对自己很有启发,这时候我们是否是继续读下去呢?不不,不是的。这个读书方法的创造人成甲老师,有个观点,就是信息只有能改变行动才是知识,而他提到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观点是找寻临界知识,就是要总结发现能在多时段多领域改变人的行为的信息。
一个信息就能让人在多时空改善人的行为,这是不是更高效的信息?如何找寻呢?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现在经常提到的“结硬寨,打呆仗”,这个思想,即每次打仗都先结一个很牢固的寨子,保证不败,再呆板的打仗,不求速胜。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的战术,一个文人用的就是这种以慢打快的思想,打败了骁勇善战,洋人,武将都害怕的太平军,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是不是另一种“快”。
那这个思想如何放到读书中呢?如何让读书也能获得这种“快”呢,那就需要在遇到一个很让自己启发的信息的时候停下来,有启发说明这个信息有可能可以补足你原来知识体系的某块短板。这时我们通过三个层面进行刻意练习,把这个信息加工成多时段,多领域都能使用的信息,哪三个层面呢?分别是现象层,原因层,行动层。具体说一下,现象层,就是直观看到的。比方说我们看到《好好学习》以教为学这个学习方法的信息,我们来对比自己原先的观点。原先我们以为学会一个内容,最好的办法是死磕,多花时间学这个内容就好了,而作者的观点,学会东西最好的方法就去教别人,这时我们联想到要孩子复习学校学的内容,“宝宝,来我们复习下今天的内容”,和“宝宝,可以当我们老师吗,教下今天学的内容”,比较两个方法,显然孩子更乐意接受,当老师这个更有意思的方法。现象层最主要是和原来的观点作比较,对比一下到底哪个好,好在哪里。
第二层是原因层,为什么以教为学这个方法更好呢?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奖励促行动。在教会他人之前的准备,都是能够及时兑现奖励的。也就是说,我们越认真准备所教授的内容,不用等到真正使用的时候才能获得收获,当教授他人时获得的赞许,肯定,这个奖励就能抵消你之前所有努力时感受到的辛苦,促进你不断的精进自己。2,拥有绿灯思维。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我们教授他人这一行为产生的时候,如果与原先的认知有差异,大脑会自动修正原先的认知,更容易帮助我们拥有绿灯思维,更好的掌握学习的知识。
3,系统的思考。拥有老师的心态,我们会整体全貌来看这一个教授的内容,有哪块不足,理解不深刻的,通过查找,验证,予以解决,但都不会脱离整个主题。而如果以学生的心态,我们通常看问题都是从局部入手,一遇到不理解的,就可能停下来,一来有可能脱离了与原来主题,二来有可能把时间放在不重要的事上,很容易陷入单因果关系的陷阱。
经过这一原因的分析,佐证我们现象层的对比的结果,强化了我们对以教为学的良好体验。有伙伴说,看你说的头头是道,我不一定和你有相同的观点,这个环节其实
第三层是行动层。这一层核心在于“重复”,包括外在应用场景的重复和内在逻辑应用的重复。
外在应用场景的重复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懂得了“以教为学”这个道理,我就在这边和大家分享,这就是以教为学的一个实际案例。不仅要用一次,而且要重复应用,才能真正养成习惯。内在逻辑应用的重复,就是能否找到同样满足原因层的逻辑的道理,将多数重复的道理合成一个道理,也就是寻找临界知识。再举以教为学这个为案例,有一个叫,“成为做拥有”的理论,就是,你想获得什么,你就要先假设你已经拥有,想象拥有时的状态,有怎样的情绪,怎么处理周边与人和事,然后,反观现在该怎么做事,这样就能快速帮我们拥有你想获得的。这个理论也是快速奖赏,拥有绿灯思维,系统的思考,可以获得相同效果。其他的比如以终为始,吸引力法则,都可以归到这些原因。由此,我们真正的将“以教为学”掰开了,揉碎了,通过重复外用实际场景养成行动习惯,重复内在逻辑推导临界知识,弄懂一个知识理解一片知识,获得真正的“以慢为快”。
潘 煜
3.0教练段的阅读氛围很好,大家都有在阅读,这共读种氛围的确很好。我个人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就很大,阅读让我的增长了见识,学到了长期积累下来的一些精华,也让我培养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优势,也影响到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读书的行列,从我做了教练以来,我也更加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总是跟大家分享,教练他并不是知道得最多的人,而是你知道了该如何去学习,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教为学,把所有学过的知识系统的整理一下,教会他人!这个方法让我不断的去分享,成长了自己。很多伙伴对阅读跃跃欲试,尝试了很多方法,关于阅读我有几点建议:阅读也要有系统的管理,就像我们做时间管理一样,要安排我们的时间如何规划,怎么让我们成长,因为阅读本身就跟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个其实就是在规划我们成长的路径,而有的伙伴在读书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状况,有的小伙伴会觉得自己读书少,想多读书,加入读书的行列中呢,刚开始有些激动,有些犹豫,我给这些小伙伴两个字建议“胆量”,放胆去读自由的思考;有些小伙伴想读得更多一些,更深入一些,我给这些小伙伴两个字“谦卑”,我们读书是为了修炼人生,一阵风吹来,成熟的麦穗都是低头的,谦卑和纯净,我们要做成熟的麦穗。也有一些小伙伴一直都是好学生,刻苦勤奋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苦于知识面窄,发展到一定程度,知识好像捉襟见肘了,我觉得这样的小伙伴需要两个字就是“通达”,也就说你一定要跳出自己的专业领域,要寻找万物的本源,书里书外都要去体察,尽量去锻炼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成为一个跨界的高手,我们不一定真的是准备跨界,但是我们思想要跨越。唐朝诗人裴迪一首诗送给大家“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不知道你带着什么样的目的读书,既然开始了读书,也请大家放松心情,尽情的享受读书带给你的乐趣,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目标是暮然回首一下子找到的,我希望你能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组员分享:
李炯慧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龙翔组的李炯慧
我的三个标签:1、爱笑,积极乐观;2、两个孩子的妈妈;3、易效能践行及传播者。
我从天使28班1.0一直走到现在的3.0,3.0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犹豫要不要参加,一是因为10月要参加G177线下课,怕时间和精力不足。
二是因为性格原因一直得瑟不起来 ,我可能不像教练团的其他小伙伴那么大伽,有高效的输出。但因为和大家一起践行这么长时间有了感情,不舍得离开我们的组织,我就决定跟着大家一起走下去。泡在易效能,感受易效能。3.0践行的这段时间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带我走进阅读的世界。
我在学习易效能之前根本没有阅读的习惯。只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临时读读。学习易效能以后,我开始跟着天哥介绍的书单阅读,但也是断断续续的读,一本书从头到尾要看好长时间,合上书就不知道书中的主要观点。就像晓春分享时问的“读过一本书读到一到一半就读不下去就放弃了,心里很愧疚,读过一本书,可读完之后什么也不记得了,感到很茫然”,这不是就在说我嘛。现在通过打卡提醒我每天阅读,首先慢慢地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其次就是阅读的方法,听大家的分享和交流,让我感觉阅读更容易,不是任务,而是享受,阅读的目的是能不能把书中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我这周在看了《好好学习》之余,还看了天哥赠送给我的《吃掉那只青蛙》,书中提出的21条时间管理法则都是针对如何吃掉青蛙的,看了这本书以后,对我在工作中的帮助特别大,以前知道理论,但是没有好好的实践。列出了三只青蛙,但是不一定先执行。现在是面对艰巨重要的工作时,不拖延,立刻采取行动,先吃最丑的青蛙。做完了以后焦虑没有了,心情更愉快。所以我想好好学习如何高效的阅读,有输入也要学会输出。
李灿
大家好,我是李灿,最近我们一起共读一本书,我们都知道啊,共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大家头脑风暴,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时看到跨行业,不同阅读层次的人的想法,这样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可是思考线的作者黛布拉.凯就说啊,你啊要想真正通过头脑风暴产生好的创意并且运用起来,你就要用思考线在各种各样的事物线索当中找到它们的联系。那么怎么更好的找到这个联系并且运用起来,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怎么更好的通过头脑风暴产生好的创意并且运用起来:
黛布拉.凯就提出要想利用头脑风暴产生好的创意并且运用起来这中间需要五个步骤:
1、学会提升大脑创造力的方法
让大脑多“走弯路”,去发现事物之间新的联系。比如啊,你发现一个阅读读不下去的方法,你别从阅读本身找毛病,你换个切入点,联想我平时其他还有没有坚持不下去的事情,如果有,那个原因是什么,和这个做一下对比,可能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坚持不下去,不是因为读书本身,而是我收不到反馈,没有收获让自己继续阅读。
2、找到创意思考的切入点
这其中有三个角度:首先,从已有的解决方案入手去思考创新点;其次,从前人或者其他同行或者过去用过但是现在没用的方案中去寻找创意;最后从跨行业的角度去寻找创意的来源。
比如啊,我们共读的时候,多看一些读书深度比较高的人的理解和理解方式,找一些跨行业的人,通过他对生活的事件,来联想自己的经验,得出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读。
3、找到各种想法之间的正确联系
要找到事物之间正确的联系,就要深入地了解各种想法之间的意图,了解每个分享者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才能找到突破口。
4、如何让阅读中头脑风暴有更好的呈现,能脱颖而出
想要让自己的阅读更有创意,需要的是简化,用图形化形式传递,反而能让创意真正地传递给分享者。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都是追求极简,我们实践的易效能,有很多PPT教练,思维导图教练,目的也是让我们更加的简化这些事情,从而一目了然。
5、如何把阅读的创意坚持下去
一个好的想法的产生往往是面临着外界质疑的,在遇到各种质疑和困难的时候,要充满热情,坚持下去。真正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来自于你的热爱,这才是能够让头脑风暴变成现实源源不断的真正动力。
最后我用芒格的一个观点结束今天的分享,查理芒格认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唯一的成功就是通过一件事来获取成就感,那就是一种失败的生活,高效的读书的方式,只是我们专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所以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专注创意极简这一整套方式,无论对我们工作,职场,还是人生选择都是有一样的重要启示。
魏君
先来讲一讲我的读书经历吧
我大概5岁的时候开始读书,从一开始的连环画,到童话故事,名著,包括各种杂志,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都有涉猎。
成年以后呢,读书的内容开始发生了变化,我更喜欢读一些人物传记,和一些专业性的书。开始学习着从书里面去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
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初在深圳的时候,每周周末,都会有一天,会泡在深圳图书馆里。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最近几年呢,我的阅读方式和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因为小孩的身体的原因。我开始研究中医。我就会去寻找大量的中医书籍,医案。在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一边找医生,一边去翻书,学着自己去辩症,不懂的,再去问医生。等下一次再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呢,我就会慢慢的尝试去处理。5年下来,毫不夸张的说,我觉得自己也算是半个医生了。虽然,不会开方,但是我学会了,平常的时候,如何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在疾病初起的时候,及时的处理,让它不会加重。这样呢,学以致用,才会印象深刻。把书中的,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今天。有很多很多的事,如果我们全部都从头读到尾,我们永远都有读不完的书。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选择,选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做专题阅读,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再加以致用。
提问答疑环节:
蔡星辰问:我在阅读的过程,不能够把一本书穿成一条线很完整的去读,总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去读,这样好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做到系统阅读?
李书榜回答:我们反过来问你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把这本书串成一条线,你串成一条线是做什么用的呢?
我们作为成年人的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完整的思维习惯,很多书是给我们启迪的,一本书的作者,有自己的完整思维,如果你把他的完整体系搬过来,有时候并不一定会和你真正的融入,其实就像天哥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一段话对你有用,它就很有价值了,这是因为适合,这就是交流碰撞,如果没有碰撞就不行,碰撞一定是需要慢下来去思考的,也许这一本书里面有那么一段话,读完之后特别有感觉,然后再去展开真正的拆书,就是把那段对你有感觉的话,拆开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去,因为这一点对你有帮助。除非你要去给别人讲这本书,或者你要写一本比较完整的读书心得,根本没有必要去把它做成完整的思路,因为这个价值不大。我一般是先听听再看看。即使书籍即使写得再漂亮,过两个月也忘得七七八八了。所以并不一定要串成一条线,如果要串成线,要有更多的目标去考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要串成线,也有很多方法去处理,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一个思维导图做完,基本上一个完整的框架就会很清晰的呈现在你面前,然后你再看这个思维导图,你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框架认识,这个方法是现成的。但是我很少用,我觉得这个浪费时间,我画那么多导图干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有效的时间上去,碎片化时间看看书就够了,除非老师指定我们有进度的书,有进度要求的书,独立阅读至少通读三遍,然后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大家再去分享讨论,那么这样一段时间下来,这本书一定会对你形成很深刻的认识。
余晶晶提问:读了很多书,总觉得书里边的一些精髓,很多东西看完了就忘了,没有很好的运用,想问,有没有更好的一些方法把我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潘昱回答:阅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我们原先提到的功利读书法,就是你需要什么就读什么,这个见效是最好的,因为它可以马上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中,并得到检验。第二,要读无用之学,什么是无用之学?就是你现在,看得到,但用不到的东西,我们看《跃迁》鼓励大家功利读书,现在我们又鼓励大家学无用之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虑的,但是最近我发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入门、精深和通达的关系。如果我们要在一个学科里面快速入门,最快的阅读方法就是功利读书法,但是入门之后,你需要走的路非常长,需要经历的事情也非常多,那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功利读书,还要去学很多无用之学。你平时用不到,但是因为它已经进入你的思想,某一天它突然就出来了发挥了作用,如果你读得多,你整个知识架构是完整的,是有体系的,那么你就能做把各个学科之间的底层规律打通,到时候这些无用之学就会发生最大化的作用。所以你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无用之学体系化,积累量,如果没有量,读了两三本,觉得没有用,就不想读了,如果是这种状态的话,所有的量和通达都还差得很远。我的观点还是,两个读书方法结合起来,既要功利读书,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跨学科的书去读无用之学。面对不同的状态,使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共读也是一个有效,把信息转变为知识的一种方式,鼓励大家共读。
主持人:潘教练给我一个正确的方式,就是先功利的读书,先入门、然后精深,再通达。
高光霞提问:请教潘班长怎么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
潘昱回答:固化习惯,要有仪式感,学会分享并要有收获,让习惯自然而然,如果需要外力,说明还是在初级阶段。养成微习惯,不要间断,不断给自己反馈,不断成长。
汤晓春补充:如果读书还没有习惯的话,就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先去读,另外一个就是遇到的实际问题,去检视阅读,去找你解决你问题的那一部分去读,让自己读书有所收获。
谭环远提问:感觉读书之后,记忆力很差,记不住,怎么办,怎么训练我们的记忆力?
汤晓春回答:我以前也有这样的体会,读了非常多的书,好多都忘记了,基本看了一本书到后面,好多都记不住了,没有印象的非常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其实读书,如果有一两句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我觉得这就非常不错了,你花了十几块钱,或者三四个小时,学到了一个很有用的,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改善我们生活,我觉得这个收获就已经非常大了。我们所谓的记住这本书,更多的是把书当老师来看,它给我的东西,我都要去学这样的一个态度,是一个被动的状态,如果这样的话,无形中给自己一种压力,好像我说在服务这本书。但是其实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让书来服务我们,一切以我为中心,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好,我就记住,我就把它记下来。如果我觉得这个东我还接受不过来,那我就先不用。你一定要去接受你能够接受的,你喜欢的,你愿意去改变了,这样,记住一小部分能够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就可以了。
如果你真的希望一本有意义、特别经典的书,你想去记住它,可以去做一个思维导图,一般好的书,它的目录是清晰的,结构明了,你就照着这个目录画一个思维导图,然后在每个小标题下面可以写你的想法,这样一个本书通过目录,用自己补全的方式就呈现出来了,这样你会对整本书印象都非常深刻。也可以用记忆力法则,过一小时看一次,六小时看一次,一天看一次,七天看一次,15天看一次,一个月再看一次,通过反复的去看,你会对这本书的精髓有所掌握了。
东东提问:看完书之后,怎么应用到实践中?
汤晓春回答:比方说,这段时间好多东西我都不能接受,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不愿意接受,那我就去找方法,去找学习力,找相关的书籍。我来解一个问题,我的问题是,书里的东西好,但是我就是不能学,为什么呢?比如我找到《刻意练习》,通过阅读发现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人人都成为天才,让我知道了,原来我只是没有找到我的目标是什么;看《习惯的力量》,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习惯的养成,原来再不断精进过程中,他们在不断的给自己奖赏,每次做好了都要得瑟一下,每次都要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买读书会员等。你有什么问题,就去找相关的书籍,把书当成医生,它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每个作者,每本书,都是在传达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你要把你自己的观点和书中作比较,一定要以我为主,我的问题是什么,再去找书,对我们而言,更好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实遇到的困难,需要把它解决掉,然后让书籍输入、提供给我一个解决方案,有些东西我可以接受,我就照着实践,有些东西不能接受,那我们就去找更好的方法。
东东:参加了几个读书会,小组分享不过来怎么办?
晓春:我现在也参加了两个共读,我的方法是先用整块时间把书读完,找到自己重视的点,自己认为不太重要就少花时间。如果读书太多,共读太多,需要分享的太多,还是建议断舍离,找到一本作为侧重点,知道到做到需要一个过程,知道太多,但是做不到也没有用,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你没办法去重复做一件事情。根据《习惯的力量》,你必须要不断的重复一件事,你才可能养成这个习惯,你懂得太多你就没有办法去养成,没有办法重复的去做这个事情,你也就没办法养成习惯,有时候我们就需要断舍离。但是,那么多知识难道不学了吗?也不是,成甲老师的临界知识就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办,大部分的知识都有底层规律,少就是多,查理芒格的底层规律也就二十几条,所以还是要多花时间去研究一些更深入的东西,为我所用的的临界知识。自己用得多的,我就掌握,掌握我就做到,做到就能改善我的生活。
华华班长本周总结及下周安排:
班级阅读习惯很好,大家习惯很好,氛围很好。
阅读是阅历的积累,脑博士:当我们开始阅读的时候,大脑开始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再影响你的观念,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需要时间,每天进步1%。
3.0践行这个月
1、幸福的方法,写读后感,
2、3.0书教练团,学习并实践着,要自律,立定的惩罚,要落实下来。一次两次,违反班规的,要求在班级群里作一个小分享,三次违规的要发红包,不愿意发红包的下车。如果班委没有点名,红包由班委承担。
3、小程序,加强班级成员的认识,你想认识的人,写进小程序里,人气多的,在班级群里自我介绍。鼓励他人,发现自己!
4、跨平台输出,愿意的小伙伴,可以联系华华班长加入输出分享群,关注群里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选择性的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