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度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2024年上海高考作文主题:认可度的创作
人们常用认可度来区分高下,判断好坏。诚然,行走江湖需要别人的认可。若是没有他人的认可,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如果因为做人不靠谱,做事拖拖拉拉,口若悬河,不讲道理,不讲信义而丧失了别人的认可,那定然无法立足。所谓人无信则不立,打铁还需自身硬,这类人需要自省。
如果大节无过呢?那又是另一种解释了。《庆余年》中的邓子越,出生寒门,曾因边军都尉假造账册,在重重围困中杀出血路,将罪证送至鉴查院,要求伸张正义,主持国法。因孤勇刚直,院内多人因欺上瞒下都被他指责过。可到后来,邓子越的棱角逐渐被磨平,变得不敢再孤勇。当范闲问他为什么开始跪了,他的回答是:“做官不可特立独行,该当与光同尘。”这便是不被同僚认可的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应该比比皆是。很多人为了合群,会选择用“与光同尘”来换取那份别人的认同。说白了,就是安全感。特立独行终究是有代价的,毕竟,人都要生活,尤其在体制内,若要在一个单位生存下来,不合群很容易被排挤,被打压。如果和直属上司搞不好关系,被穿小鞋不是没有可能。如若牵扯到升职、加薪、提干,都需要直属领导的点头。即使成功提干,也需要同僚的通力协作,可不得“与光同尘”嘛。可特立独行者真的有错吗?没有。他们不被主流认可,甚至被人背后指指点点,却也活得坦坦荡荡。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概莫如是。
每个人都在寻求他人的认可。可我们是否想过,别人再怎么评论,都无法为我们的人生负责。我们终其一生,最该过的是自己这关。当我们年老体衰,濒临死亡之时回首往事,我们会问自己,此生过得是否值得?我们对我们这一生是否满意?此时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才是最终的认可。至于别人认可不认可,已然不那么重要了,无非就是追悼会上多说几句好话而已。人的一生很短暂,多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恪守本心即可,无需过多苛求。正如但丁的《神曲》里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