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人性论

2021-11-07  本文已影响0人  薛义之Harry

人性一直是我们人类讨论很久的一个十分深奥的哲学话题,早在几千年前,战国时期,孟子就对这一个问题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辩论,并且在那个时代,诸子百家,你因此对于人性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就比如说性本善,性本恶,或者无善无恶,或善或恶,而不同的观点都有许多人去支持,但是至今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那么,到底哪个观点才更加有道理呢?你又会去相信哪一个观点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无善无恶这个观点,这也是告子的观点,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也就是人的本性是无善无恶的,是后天的环境中表现出善与不善的,就比如在文武周公的那个时代,他们的子民就是十分的好单的,但是到了周幽力王的时代,他们子民就是好暴,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他却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他的观点,就像是环境绝对论,就是说我们人的本性完全是由于后天的影响所导致的,就是我们的本性是无善无恶的,在没有自己的选择的情况之下,直接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就变成了善于不善,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就比如狼,一匹狼,他的本性也肯定是无善无恶的,但是如果将它放入两个不同环境当中,一个是善的环境,一个是恶的环境,但是到了最后,狼他并不会变成一匹善狼或者一匹恶狼,他还是只会拥有原来的本性,也就是兽性,他最后会不会像我们人一样去学习?或者变成一个圣人呢?其实是不会的,因为他就没有成为圣人的一种可能性,但是呢,我们仍旧具备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人都具备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也有成为一个恶人的可能性,但是告子的观点就完全的否决掉了这个观点,她口中的人就完全丧失了一种可能性,人是没有自主性的,所以这是无善无恶的观点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有善有恶的观点,就比如舜的父亲是鼓手,而他是住了名的大恶人,但是舜是什么是有着大德的人,那么这个观点你认可吗?其实我认为这个观点他的问题更大,因为这个观点就像是孙明论一样,人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人一生下来就决定了这一生的本性,比如你生下来,你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你这一生都是恶的,如果是单的话,那么你这一生也终将是单的,而人也是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丧失了这样的一种自主性以及可能性,所以我也是不太认同这个观点的。

那么性本恶呢?性本恶是孟子的弟子,荀子提出来的,他也是儒家的传承者,但是这个观点与西方的基督教也是十分的相似,因为他们基督教说人生来就是天生有罪的,而这一生就是要去赎罪,这也就是原罪,但是荀子他想强调的其实就是,虽然我们的人性是本恶的,但是我们就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教育,让自己不断的去向善,最终将恶变为善,所以荀子就一直强调劝学,但是我们却能够看见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荀子的弟子,是李斯和韩非子,但是他们却是法家的开创人,这就十分的奇怪了,为什么儒家经过荀子之手而培养出了两个法家的重要开创人呢?其实这也是根据荀子所提出来的观点有关的,那也就是性本恶,虽然荀子说的是劝学,但是如果是性本恶的话,又为何去向单呢?所以荀子也就会强制的让人们去向单,也就是强迫他们,而这也逐渐的演变成了法律严刑峻法,也就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而这也就是把儒家的根本推歪了,而这也就像把人给物化了,我们不需要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就像一个没有情感的木偶一样,不去触犯法律,否则就会迎来惨痛的代价,所以性本恶的观点我也是不太认同的。

随后就是孟子所讲的性本善的观点了,孟子说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修武之星,光剑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并且这也不是外界施加于我们的,是我们本身就拥有的,但是在与后天的环境互动当中,可能这些本性就蒙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不显现出来,所以孟子所讲的这个本其实是一个可能性,但是仅仅拥有这个可能性其实还不够,因为我们还要扩而充之,否则就会像我们刚才所说的就会被蒙蔽,所以我们也就需要不断的去向单把这个可能性激发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夜灯,这个性本善,其实就是在我们刚出生时,在毫无目的,毫无方向的人生旅途当中的那个灯塔,他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一直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把我们的可能性发挥出来。

所以从现在来看,仿佛性本善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因为它将人的那一个可能性所体现的出来,而这也是人性的高贵之处,因为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一匹狼,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圣人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仍却具备有这样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他的价值之所在,而这也正是儒家的道统,所以我们就是需要不断的去向善,将我们的可能性激发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