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年来谁著史(四)
(上接:八千年来谁著史之三—白发黔首)
四、冥冥苍天
但这是问题的终极答案吗?显然不是。即使在可知可考的历史里,我们也惊奇的发现,有很多事情从当时当事人的角度来讲是悲情的或难以理解的,但从事后历史的眼光来看却是必然的。

就如晚清以来,中国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兴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多少仁人志士历经20余年呕心沥血,从枪炮军火到器物用具全盘接受来自西方的文明,但甲午一战灰飞烟灭。在时人看来是悲情的,甚至难以接受的。甲午惨败,才有国人的群起愤慨,继而直接导致了戊戌年的政治体制改革。然而当我们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效仿日本,变法而强时,却遭受了顽固派的无情摧残。以微观的视角看,如果不建颐和园,海军军费就不会挪用,或许甲午一战,东亚战略格局不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亚洲的战略空间更大。或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一改往昔积贫积弱之势,迈入现代文明国家之行列。

如果……或许……。历史似乎有很多种假设,但最终历史的选择是唯一的,且不可逆转的。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命吗?吊诡的历史背后,似乎往往有一只神奇的手指引着前进方向。
在《走向共和》历史题材影视剧里,义和团运动后,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携光绪仓皇西狩,国人悲戚失望之极。南方诸省为避免战火蔓延,而与西方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正值国难时机,仍被通缉的梁启超潜回国内觐见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力劝李鸿章做中国的president,重整山河,开启共和。李鸿章面对朝廷通缉的要犯,没有大发雷霆,而是饱含深情的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这句话究竟是不是李鸿章说的,无法考证,但就戊戌变法失败、维新志士被斩杀通缉之时,李鸿章曾公开说过“如果变革就是康党,那自己也是康党”的话分析,李鸿章应该会有这样的认识。

他跟随恩师曾国藩一路走来,剿灭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创建水师,历经甲午,目睹变法失败,见证辛丑国耻,他似乎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国家颓废的局势,他也似乎感觉到了自己身后那只巨大的手使他无法逃脱。那是冥冥之中的天命之手吗?
是的,那就是天命,就是李鸿章所说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历史的规律,以身在其中的人看来总是那么玄乎又玄而又扑朔迷离。

那只大手隐匿在历史洪流之后,任凭我们多么努力,它总是循着自己的路线操纵着历史。史官也并不能通灵,他们所做的只是在记录中去探究和认识它;帝王将相也并不能改变它故有的路线,左突右出的功绩,依然是循着它的路线前行;人民,如果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也只是它内中的一部分。
八千年来谁著史,一人二道三苍天。
从可知可考的历史微观来看,天是帝王;从中观来看,天是人民;从宏观来看,天就是天,就是人无法左右的大道,是历史的规律。
而不可考证的史前,我们无从知晓,尚未到来的未来,我们很难预测。或许,正如黄仁宇所说,人类历史之大块文章,以长远的距离视之,属于神学领域。至少,应该是哲学领域。人类从哪来来,要到哪里去,这将是伴随人类一直持续下去的终极问题。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