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时分写作训练营邀请函

悲情萧红【文/赵艳】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艳语河南

      一辆共享单车倒在路边,来来往往的行人,有的绕着走,有的人踢了一脚后又骂咧咧地走开了,却没有人去扶起来!我和孩子在附近坐着休息,看到了这一幕,我便走过去把单车靠在路边。这时,却突然想起了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民国才女萧红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鲁迅曾经这样评价:“萧红,是当今中国文坛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在巜呼兰河传》中,萧红运用从宏观再到微观的写作手法,先全面交待了呼兰河的地理风貌、风土民情,然后才过度到小镇上、村子里的各色人物等。没有其他它小说中的固定的主角,用一种平静的笔娓娓道来,诉说着身边发生的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让人或悲、或叹、或怒却又发人深省的小事,

    《呼》中,人们到镇上赶集都要经过一个大泥坑,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沿着两边走。有人不小心滑下去。附近的人就会乐得开怀大笑。那滑下去的人就会一边骂一边往上爬。但是人们更关心的的是掉进去的鸡、鸭。猪等,大家称这种为瘟猪肉,悄悄地吃了又不敢声张!

      于是,人们生活中经常谈论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泥坑、有人建议把泥坑两边多种些树,雨天到了可以扶着树走:有人说把两边的围墙推掉加宽路面等,但却没有一个人说,多拉些土来把泥坑填平、一个都没有。

  《呼兰河传》里一段描述“小团圆媳妇之死”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作为一个团圆媳妇,住在婆婆家。因为身材发育的过于粗旷高大异于平常小姑娘的体态,又加上性格活泼开朗,因此遭到婆婆的歧视!便请巫师作法煞煞她身上的“戾气”!

      小团圆媳妇儿的厄运由此开始;用滚烫的开水洗澡,连洗三次!可怜的孩子立马被烫得哇哇大叫!一边哭一边两手往外翻,却被人掰开双手又推了进去。当最后一次洗完,一个花朵般天真烂漫的女孩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烫死了!围观的群众有的小声议论,有的吓得脸色苍白,但大多数人皆一脸麻木,无一人去劝阻。一个都没有!

      落后与无知往往会让人变得异常泠漠,而冷漠又会让人丧失掉原本善良的天性。最后表现出的就只剩下残酷。童年的萧红就是在这种充斥着愚昧的环境下长大,这一切都被年少的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后借助她的文字呈现给了世人。

    另一部长篇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巅峰之作。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故事。此书在鲁迅的资助下一出炍、便立即引起了当时文坛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文学巨匠鲁迅的高度赞扬,并亲自为其作序:“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由此可见萧红的创作水平己不仅仅是“才女”二字就可以概括的!她对人性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

      萧红的一生,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有一定文化修养而又慈祥的老人让萧红的童年充满了温暖。在房屋后那个种满各种花和菜的园子里、爷爷正在种菜,旁边的小萧红调皮的把爷爷的草㡌上插满了玫瑰花!爷爷却毫不知情!还戴着草帽到处转悠,惹得众人掩嘴偷笑。喜欢古典文学的爷爷给童年萧红打开了一扇文学的神秘大门,也对萧红此后走上文学道路有启蒙性的作用。

      但是这种幸福的时光随着爷爷去世戛然而止。此后,萧红的一生就像被下了魔咒,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逃婚、私奔、怀孕、被弃!更不可思议的是,竟然两次都怀着前任的孩子和现仼谈恋爱、新生儿一个送人,一个天折。日子在一天天的饥寒交迫中度过!以至于萧红对于饥饿的的描写才会如此“惊世骇俗”!

    “我拿什么来喂饱肚子呢?这桌子能吃吗?这被褥能吃吗?”!听来让人着实扎心”!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不是被饥饿折磨得刻骨铭心,恐怕也难以写得如此惊心动魄!

      可以说,萧红的书里“每一个字都是血!每一段话都是泪”也绝不夸张!当人世间所有的千难万苦她都一一尝遍之后,在31岁时,生命之花便匆匆调谢,身边没有亲人,没有爱人!【呼兰河传】是她最后一部作品,另有一部没完成的【马伯乐】,像极了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她自己说的:“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这是1942年1月19日的事。1月22号,萧红去世!

      如今,只要一谈论起作家萧红,人们对她个人生活的兴趣远远多于她的作品。除了辛辣的讽刺“不做不会死”、便是“有智商没情商”式的轻蔑!对此,萧红也早已预见了自己的将来,确实,如果不是学姐的强力推荐,说她的书绝对值得一看!我还真没注意到她的作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文化认知上的偏颇与悲哀!

   

      和同时期的其他才女相比,萧红对感情没有张爱玲那么执着,更缺少独立精神!也没有林徽音那么幸运,遇到的人不是痴情才子就是名门之后。她很热爱读书,可是家里人不但不让,还逼着她嫁人,她便离家出走离开黑龙江去了北平上学。可从此也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整个人犹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一切都身不由己!

      如果放在现代,以萧红的才情,完全和三毛、琼瑶或亦舒等作家的文学水平媲美,养活自己还是绰绰有余的。遗憾的是,萧红生错了时代。而且,当初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两次怀孕,生子后没有调养等因素,也彻底透支了她的健康。

      当一个人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所表现的行为称之为动物本能;只有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之后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才称为本性!所以,当我们从这一角度去思考人性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读懂萧红,她的哀伤、她的妥协、读懂她为什么一次次把“把不想要的生活过成了想要的”!

      所以,萧红仍然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短暂而又悲苦的一生为我们奉献了一部部精彩的文学盛宴,给后人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艺术作品。肃红,绝对无愧于鲁迅先生对她的高度评价!【文/赵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