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一点都不奇葩
上周末看了几期《奇葩大会》,一个个故事都是生活阅历的分享,看过后也让我回味许久。
印象很深的是《奇葩大会》里有一期讲的一个摄影师,她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边给客户拍摄边与客户沟通,让人突破心理防线,真情流露,而这时摄影师也正好能捕获这个瞬间,拍出真实自然的好片子。而去她那里拍摄的客户除了照片还完成了一次心理上的疗愈,我想这就是跨界的力量。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跨界的力量会越来越呈现其重要的作用,富有创造性的人们如果能把跨界的文化根植于商业中,将会出现很多创新的商业机会。
而且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在越来越有可能定义不同种类的成功,每个人的路径和目标都会变得不一样,成功再也没有一个标准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中心,找到自己的使命,然后寻找出路。方文山在台上说梦想其实是可以转弯的。他最初想做电影的制片人,但发现根本进不去电影圈后,他开始写歌词,写了一百多首词到处发稿。后来高晓松他们这些评委在私下里说,也许方文山当初没有选择去写一百多篇电影编剧而是去写歌词,也许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更有潜力,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这也许就是潜意识的作用吧。潜意识能够默默的影响一个人,也许在这个人真正能够做到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候,潜意识的力量就会发挥得更大。
有个女士在《奇葩大会》上说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得过躁郁症,现在做“树洞”和“出租”服务来帮助身边的人。她说的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一旦让社会给你贴了某种标签,你可能连自愈的力量都没有了。我们一直在追求某种意义,生命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活着的意义,那大家有没有试着想过,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也许,没有意义才是意义吧。真的如她所说,我们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现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标签很可能被放大化,对于那些本身需要帮助的躁郁症或者抑郁症患者来说,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宽容,不要让这样的标签把他们束缚住了,甚至变成他们身上一种无形的压力,本来就不容易了,何必雪上加霜。并且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也唯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她现在也没能够确定她的躁郁症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愈了,但她觉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她可以依靠她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来乐观的对待生活,而且,在她自己的眼里,她的生命是鲜活多彩的,并且无需过于的受到周围任何标签的绑架。
那个去拍“慰安妇”的导演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这些老人们对过往的经历在只有提到亲情的时候才会潸然泪下,而其它的一切都可以轻描淡写,甚至在家人给他们看到日本老人的照片时,他们能笑着说日本人也老了,老得连胡子都没了。我想象着那样一副画面,那是多么的释然与祥和的画面。我很敬佩这些可爱的老人们,他们是受害者,他们这个群体正在慢慢缩小,导演拍他们的时候从《三十二》写到《二十二》,现在可能就只有几位老人还在世上了。这是历史,需要铭记。从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治愈作用和亲情的伟大,在我们可以珍惜的时候,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亲人挚爱吧。
冯唐在《奇葩大会》上说的写作的两个作用也是深得我心:一是度己,二是度人。我想慢慢找到自己的写作兴趣点,然后像当初设想的那样一直写下去。我喜欢与人物情感有关的话题,喜欢听别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人生感悟。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作文书就是记事类的作文书, 每买到一本新的作文书就如饥似渴读完里面所有的记事类文章,也几乎找遍了当时所有在市面上的作文书。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时光都是有限的,那么分享别人的生活心得和阅历也许就是横向的延长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