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决定一年要读200本书

2017-03-12  本文已影响60人  读写自习室

你没看错,是的,我决定2017年要读200本书。

01

我曾在过去的文章里写过一位老师,他在喜马拉雅电台上的自我介绍很独特,简单但有力量。

"李翔,一天读一本书”

是的,我说的这位老师正是李翔。当然,他不是《李翔商业内参》里的那位专栏作家。他是谁?他是一个将“时间管理”,在“阅读”上运用的淋漓尽致的自我管理实践者。他花了5年时间,一天一本书,攻下了1200本的阅读大关。

他有众多的头衔,诸如心理咨询师,演讲培训师、时间管理教练等。但在我的眼里,他只有一个角色:读书人。

李翔老师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从容。不管环境怎么变化,李翔老师一如既往的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输入,在阅读,再输出。3年的时间连续推送800篇文章。

02

傅佩荣老师在《完整人生》里提到一个认识自己的方法,向自己提三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人使我羡慕?

我的答案是:博闻强识,知行合一的人。远的如胡适先生,近的就是李翔老师。当然,令我羡慕的人还有很多,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读书人。

羡慕归羡慕,但天天抬头看他们。脖子酸痛不说,还没有什么卵用。去年我做了一件令自己自豪的事:持续32天每天阅读一本书。

这件事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书本身,而是一种认知。什么认知呢?用最通俗的话来说:量变引起质变。阅读量一旦达到了某个量,你看书的效率,和能力都将大幅度提升。

但我觉得自己还不够,这几年读过的书大都集中在个人管理,以及阅读方法本身。小说也有涉猎,但总的来说,视野不够。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遇到盲点。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视野,读自己不曾熟知的领域,看自己不曾见过的人和事。这是我决定今年读200本书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小孩出生后,自己参加线下活动的时间大幅度压缩,读书便成了这段时间重要的提升能力的途径。

03

为什么是200本书?

读两百本书到底能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目前还不知道。但最重要的是去做这件事,到了年底,再回过头来看。

数字最大的价值是可衡量,200本的意义正是如此。可衡量带来的作用,就是可操作。按照一年200本这个数量,一年52周,平均算下来,一个星期阅读4本即可。当然这种算法太机械,可能某个星期完成不了四本,某个星期可能不止看四本。但至少心里有数,操作性强。

定200本书这个量也是遵循了刻意练习的本质:不要在舒适区里学习。去年我差不多完成了近100本书的阅读量,如果还只是100本,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计划读那些书呢?

阅读和个人管理类的书,我还是会继续读,而且会选择一部分书作为精读,这是我的核心技能,不能丢。另外,我会看一些跨界的书,诸如《浪潮之巅》、《第五项修炼》等。

打算怎么读呢?

拆书帮的便签读书法,快速阅读,精读等各种读书方法,我都会尝试。对于精读的书,一定会有笔记输出。

一年读200本书,你要不要来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