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判断

2018-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湘灵vv

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判断):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个人价值实现的出口

一、存在感

梁宁说过: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状态让他不爽,让他烦躁。

我们身边有一类人,生理需求满足,吃得好,睡得香,工作环境和谐,他就很愉快了。也有另一类人,他们不停歇地奔波,时常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根本原因是他的生存感、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只要能够在一段关系里,比如家庭中找到存在感,就能够满足(女人居多)。而有的人,不能满足于在一段关系中找到存在感,他需要在职场、在行业中、在社会影响力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别人的重视(男人居多)。

存在感是一个人的内核,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对存在感的感知,是他行动的驱动力。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其实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扩充能力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如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这样说来,007的伙伴们,多数是存在感还没有得到满足,这是一群拼命扩充能力圈的人。

还有,从一个人的存在感倾向于家庭型还是社会型,可以大体判断他的行为。这既可作为交友的参考,也可作为识人用人之道。

二、个人价值实现的出口。

实现温饱和小康生活之后,多数人的追求转向实现个人价值,这是从物质向精神的自然转化过程。

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每个人的存在感相关,也跟实现的出口相关。

如果一个人价值实现的出口(路径)不止一条,他往往会从多种路径中得到满足,不会在其中一条中过于执着。

反之,如果局限于一条路径,他往往会比较执着,尤其当他属于社会存在感类型时。

所以,观察身边的人,如果他的事业心强,表现出口又单一的时候,他抓工作的力度会很强;如果出口不止一条且能让他体验到满足,他在某一项上的力度就不会太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