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道理里的妈妈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丁冬哒哒

课堂里有个妈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称她为琪琴姐姐吧。土著上海人,典雅、得体、有教养,给人的印象就是大家闺秀,大大方方的,很规矩的一个人。

她的妈妈是上海人,当年知青下乡被发配到了湖北农村,在那里结婚生女,而她,从小被寄养在上海姥姥家,父母对她的期望就是,“好好努力,你将来是要留在上海的。”“不要随便谈恋爱,你叔叔家有个亲戚在美国留学,以后可以撮合你们。”

这个姐姐很努力很上进,一直沿着父母给铺设的道路前行,过关斩将,成功留在了上海,也把父母的户口调回上海了。完成了父母的期望。

老师说:”你生来就是被利用的,你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你的操作系统从小就是被父母设置的。”

她听着很蒙,父母这不是为了我好吗?尽管她内心会有不舒服,有愤怒,可是她并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因为她从来都是这样活,没有想过这一切原来是父母造成的。

第一天在课堂上,她提了几个问题,“怎么让我女儿有自控力,怎么能让她懂得珍惜时间。”

等等类似的问题,老师没有给予答案,其实我是知道答案的,但是我不能说,老师是想挖掘她背后的根源问题。其实,她是一个活在规矩中的人,她没有感受,凡事只问“该不该”“对不对”,不问“开不开心”,她不知道“感受”是什么玩意。

老师问:活了这么多年?你开心过吗?

她答:“我活了这么多年,应该快乐过。”

老师笑了,大家也都笑了,她快不快乐并不是感受到的,而是根据逻辑推断出来的,“我活了这么大,应该快乐过。”

孩子应该自律,应该自控,要不然怎么会有好的将来?

看,她父母怎么对她的,她完全沿袭了这个模式,她也这么对女儿。从来不问女儿开不开心。

她反驳:不,我也会关心她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

这点关心和对孩子的挑剔和要求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被关心,而是被嫌弃被挑剔,永远达不到妈妈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觉得压抑,也不会和妈妈分享情绪和感受了,因为妈妈自己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和孩子共情,产生链接。

她口口声声说,不嫌弃孩子,可是她却一直坚持“你要自控”,多么互相矛盾啊。

人为什么要自控?什么是自控?这都是道理、规则,她的世界里只有规则,仿佛没有规则,人就无法生存。

谈何自由?自由就是打破规则。她一方面想让孩子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却又打压孩子,唯恐孩子快乐。孩子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压迫、不伸展,生命力被禁锢。妈妈是在引导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而不是自由成长。自由成长的代价就是可能会长歪,但是它是它自己。引导着成长,人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参天大树,只能成为参天大树,他的人生目标是一维的,那就是妈妈的预设的那个参天大树的模样。也许很享受,也许很痛苦。

我插了一个问题:那就放任不管孩子了吗?我还是觉得孩子还是该引导引导的。

老师说:你又想什么都要,不可能。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牺牲一些自我和快乐。想自由发展,就要允许自己偶尔走歪。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了什么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没有对错。

扪心自问,我希望孩子是一个自由快乐的人呢还是一个标准意义下的成功人士呢?

我倾向于前者,所以,我不会给孩子设置太多规矩,我自己都没有活明白,又有什么能力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呢。

她是她自己,仅仅由我带到这个世界而已。今天看到贾平凹《谈孩子》一文中写道:“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相反,生命是不能承受过轻和过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只要她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只强调和引导她从小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比如画画,你就尽情地去画、随心所欲地画。我反对要做什么“家”,你首先要做人,做普通的人。”

在课堂上,老师让一个学员扮演她的女儿,她指着这个“女儿”,不停地要求:“你要自控,我要求自控是为你好,你必须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你不听我的,你将来就要吃苦头…”诸如此类的话,反复说。然后问她,你什么感受?

坐在旁边的我们就一个感受,如果我是这个女儿,我想死。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听你的话吗?就是成功吗?

可是这个妈妈并没有这种感受,她觉得很正常。老师又让她扮演女儿,让一个学员扮演妈妈,指责她要求她,她貌似还是没有感觉。

后来,她讲到,她在家可以和他丈夫20天不说话,就是把彼此当空气,我听后倒吸一口冷气,怎么可以做到这样?我在家一天不说话就会憋,她怎么可以做到20天不说话,简直太神奇。

老师分析说,她内心有恨,但是她又很有教养,不会表达恨,只好把恨转移了,用冷漠掩盖住恨,久之,她都意识不到自己的恨了。她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没有感觉的机器人。

这个妈妈,帮助我们每个妈妈梳理了一下育儿哲学,孩子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其实,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就有答案了。

事实证明,管哪里,哪里反弹。哪里管的厉害,哪里反弹地厉害。所以,该怎么做,就明白了。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我可以给孩子提供多个选择,让她自己去试错去选择去确定,而不是强迫她必须怎么怎么。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