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开始是孤独
从小到大,身边都有一群人围着,记得小学时,那会儿都是自己上学自己回家没有大人接送,然后我们一群小孩每天都结伴而行,到了中学我们开始住校了,不过也是一样的,回家得约上个伴,在学校每天吃饭上课,有时候甚至上个厕所也要叫上一个朋友,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人出去会遇见怪兽一样。没有人陪在都不去吃饭,没有人陪走路都不自然了。
那会从来不会一个人逛街,如果一个人就算再急的事都不去了,总觉得一个人很孤独,做什么都别扭,或许这是因为从小身边都有一群人,从小就不是孤立的群体,从小就习惯了有人陪的生活。
慢慢的我们都长大了,身边朋友的思想都很独立了,回家坐几路公交,周末要不要去逛街,要不要买这件衣服,要不要逛超市,当然我也有自己的思想,不过那时大家的方向大多还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大事,基本是生活的小事,而这些事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当面临这些生活中看似很小的决定时,会因为害怕一个人,就选择迁就他人,一切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做,想坐早一趟公交早点回家,因为害怕一个人而选择迁就同伴坐下一趟车。长此以往,我慢慢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什么事都没主意,都得靠别人,没有了“别人”我好像不知道怎么生活。
再大一点,到了大学,大家的方向相差太大,这时候迁就也没有办法,不是说随便迁就就可以的,如果大学还迁就他人,那么你就完完全全完蛋了,直接是个机器人或者说是活死人。渐渐的发现,身边很多事不能迁就,得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就是一个白痴,什么都不会。
之后开始试着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做很多事,虽然刚刚开始不习惯,感觉孤单,走在路上也是低着头,有时候还要靠手机来缓解尴尬,明明没有消息还假装很忙一样看着手机,不过时间久了都会习惯的,习惯了一个人,走路开始昂首挺胸了,慢慢的你会喜欢上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很多事都会舒心很多,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你不用再浪费时间在等待同伴的身上,而这中间节约的时间可以做写书法,可以看书,可以锻炼身体,可以背几个单词。突然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会做很多事,知道很多知识。当然,这不是说就非得要一个人生活,只是做事有自己的立场与自己的思想,不能一直靠着别人,大方向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想做自己的事不要害怕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哪怕一个人。
后来,我我也明白,优秀的开始是孤独,而这孤独是精神意义上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