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简书电影院道学•国学•养生

《爱乐之城》为你鼓掌

2017-02-21  本文已影响192人  别具一格格

               《爱乐之城》为你鼓掌

《爱乐之城》为你鼓掌

        从昨天到今天,三刷《爱乐之城》,在看完《爱乐之城》后,眼浅的我同时也流了不少俗套的眼泪。电影讲的是一个通俗的爱情故事,说起来也不乏老套,不过令人触动的依旧是那份爱情之中的遗憾和不完美,或许这些几乎已经成了所有流行爱情电影的标配。但是,《爱乐之城》打动我的地方,却不止关于这份没有完满结局的爱情,而是关于“电影”本身及追梦人的心声。

        看完《爱乐之城》后,我觉得,《爱乐之城》要讲的还不止是对于电影的热爱,或用电影填补现实的缺憾。更多时候,电影用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其实要说的是电影(或艺术)对人深远的“影响”。在电影之中,男女主角是因为对艺术的共同喜好相识相知,他们除了互相鼓励和互相成就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对方的影响。当然了,这里面更有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对电影的追求和对音乐的挚爱。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好电影,并且这个梦想从孩提时候就开始了。

      出生于1985年的导演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出生于美国罗德岛州的首府普罗维登斯,母亲是大学的历史教授,也是一名作家,父亲是计算机领域的著名学者,在音乐和政治学领域也有建树, 此外他还有一位姐姐安娜,是一名杂家团演员。

       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了达米安足够的物质基础追寻梦想,而作家母亲和父亲的音乐研究者身份,让他对艺术有了天生的亲和力。

        他在三岁的时候就有了导演的梦想,遗传基因使他对艺术有天生的热爱。因而,所有的一切都促使他对音乐题材的电影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无论是上一部备受关注的《爆裂鼓手》还是这次的《爱乐之城》,其中的主人公都像他自己一样执着又疯狂。而他也不只会书写癫狂,他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柔软的一击。

       从艺术角度来看,《爱乐之城》这部影片无疑是讲“电影”的,这点当然确凿无误。尤其是导演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以歌舞片的表现形式,致敬好莱坞黄金年代的歌舞电影,戏中所致敬到的经典歌舞片多不胜数:《瑟堡的雨伞》(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1964)、《柳媚花娇》(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1967)、《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62)、《美不胜收》(Lovely to Look at,1952),甚至后期的《纽约,纽约》(New York,New York,1977)……不一而足,相信会有不少人撰文分析,此处便不再赘述。我要详细说的,是在电影之中直接点名的另外两部经典电影:《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与《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1942)。

       从内心而言,La La Land《爱乐之城》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打动我的片子。或许别的影评已经从不同角度及专业角度(Chazelle独特的歌舞片风格、对好莱坞歌舞片黄金时代的致敬、写给洛杉矶的情书、高司令和Emma的神级演绎、触动人心的原声带等)专业地评价过导演、演员功力之厚,影片蕴含之深、情怀之重,而我只是一个小白,就仅写写自己作为一个被打动的观众,关于梦想,关于艺术的所思二三吧。

        爱乐之城,镜头行云流水,音乐原创动听,舞蹈如梦似幻,叙事节奏适中。片名《La La Land》,中文《爱乐之城》妙极。这个词是英语里的一个常用语。韦氏词典define "La La Land" as the following: "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 即一种极乐的、在梦境中一般的、脱离残酷现实的精神状态。

       在我看来这个看似可爱无心的词,极准确、简练地形容了影片里的故事,同时也总结了该片想要向观众传达的一个讯息。

       另外,La La Land也是影片故事所在地LA洛杉矶的别名。洛杉矶,the city of stars, 无数年轻人来好莱坞寻梦、无数人的梦想在这里破灭,然而永远有人在寻梦,有人年轻着,这个城市的星光永远不会昏暗,似乎永远都那么美好。

        这个时候,我们在不断自省反思,我们的梦在哪里呢?它们都去哪儿呢?我们是什么时候把它们弄丢了呢?我们要怎么把它们找回来呢?我们用它们换了些什么?它们现在又是什么呢?

       记得王尔德曾经说过:“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的一些人却在仰望星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梦想,只是有些人变换了,有些人放弃了,而有些人一直坚持着。从内心而言,我非常非常佩服那些坚持梦想的人,由衷向他们致敬。

       或许,在一些人眼中,这些追梦人是孤独的,是形只影单的,这些形单影只的追梦人在有些人眼中就是异类,就是傻子,就是呆蠢。但是,请你一定要静心的想一想,细细想一想,扪心自问,是不是也正是有了这些执着的追梦人,孤单的,形只影单的追梦人,才有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形只影单的执着的追梦人,今天的我们无法来欣赏优美的电影、乐曲,今天的我们无法来学习一些优美的诗篇,难道你能去可怜他们,说他们不是快乐的么?还会说他们是异类和傻子吗?

       Here's to the fools that dream.敬那些做梦的人。其实追梦的路是很难走的。并且,真正实现梦想的人们少而又少。但谁又真能高高在上地说这些坚持做梦的人们是傻瓜呢?

       因而,在纯粹的梦想面前,任何善意的非善意的揣测和同情都会显得自惭形愧。所以当我们嘲讽追梦人的天真的时候,傻的时候,只能充分说明我们的浅薄与无知,不要忘了,其实坚持梦想的他们有一颗无比勇敢的心。

       因而,在做梦的人们,请你们一定不要放弃。请你们一定要坚持梦想,不忘初心。

       影片最后在酒吧里各自实现了梦想但早已天各一方的二人,在目光相汇的那一刻,分明是微笑着的。他们分明是开心的。因为他们都实现了梦想。

       虽然,曾经相爱的他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但是,有时候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一定就要相伴终老,曾经的美好会让他们用一生来回味,享受这样的美好。

      我想,在此时此刻,用拜伦的《春逝》来形容两人重逢的美好:

If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with silence and tears.

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可是,曾经相爱的他们在重逢之时是:微微一笑很倾城。

      在追梦的路上,“石头姐”这些台词说出无数追梦人的心声:

I trace it all back, to that

多年之后当我回顾,我想起

Her, and the snow, and the Seine

她,那雪,那塞纳河

Smiling through it

笑对着人生种种

She said

她说

She'd do it, Again

倘若有来世,愿再从头来过

       看到这里,我想起立鼓掌。为《爱乐之城》鼓掌,为无数追梦人鼓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