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有房

左手筑租赁平台,右手房产电商,京东到底想搞哪样?

2017-10-25  本文已影响53人  孤落风云

“房住不炒”年代,没有多少人看好房地产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的前景。然而,“非知名地产人士”刘强东例外。

“莫道人间曾伏虎”。自从9月份京东引进前搜狐网副总裁曾伏虎出任新组建的房地产部门总经理以来,业界有关京东进军房地产的传闻就不绝于缕。终于,这些传闻在昨天得到证实:京东宣布正式进军房地产,上线“京东房产”,5年内实现流量、线上交易量第一。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总裁辛利军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京东房产将会使房地产行业与电商行业产生融合,覆盖住宅、商业地产、特色地产三大市场,一个以运营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地产时代已经到来。”

京东传闻将起时,业界同行对于京东的战略动作已有所预判。这也可以从曾伏虎的从业资历上看出些许端倪。就像后来曾伏虎反复强调的那样,“京东既不是卖房的开发商,也不是购房的买家,无论站在哪个位置,京东都是属于服务这个行业的企业”。

在新平台上有了新思考的曾伏虎昨天进一步“输出”观点:当下大地产时代的标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租赁、商业、创新。首先,政府不断增加租赁房的供给,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迎来租赁时代;其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自带流量和人气的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在商业区域落地,同时商业系统升级改造也将是地产行业的新热点;第三,地产开发也开始进入到更加新颖的业态,比如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特色小镇等。

于是曾伏虎开始畅想京东的“地产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爆品将会围绕生活、功能而产生,京东房产将围绕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以及海外地产等领域搭建专属团队,利用京东积累的消费行为数据,与开发商、代理商进行深度合作定制,开发品类爆款。

当然,这还只是刘强东进军房地产的一个侧面。一个更官方的合作计划是,与北京共建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平台。

10月2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网站公告显示,京东旗下全资控股的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北京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技术合作项目的中选单位。这意味着京东拿到了进军住宅租赁市场的入场券。北京住建委称“京东在大数据和身份认证有经验”,但业界同行更多的推测可能是:这是一次定制式的中标方案,京东觊觎房地产已经很久了。这一点并没有因为政策宏观调控的高压态势有所改变。相反,为京东找到了一个相对适合的切入房地产的时间窗口。刘强东战略定力可见一斑。

比京东动作更迅捷的,还有阿里。9月底,支付宝租房业务正式上线。10月10日,支付宝宣布100万间公寓正式入驻支付宝,在上海、北京、深圳等8城市率先启用信用租房。

随着增量市场的回落,庞大的房地产存量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战场。京东阿里开抢房产存量市场蛋糕,为有些看不明白的房地产战略投资人展现出一幅前景回报可期的房地产大市场。

链家研究院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二手房交易额保守估计约为6.5万亿到7万亿元,而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额超过3万亿元,是三地新房交易额的两倍以上。盈家生活创始人邢弢坚定地认为,租赁市场是行业里唯一还具有政策红利的行业,它和开发、资产管理等缺少红利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差别。存量居住物业和租赁市场的快速崛起意味着租后服务将拥有更多延伸的机会。

笔者认为,京东进军房地产至少对业界有三点启示:

一是做好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不做甲方乙方,坚信以运营为核心竞争力,做运营服务商。未来房地产可看成一个完整闭环的生态系统,京东这种全产业链、全覆盖、全能型运营服务商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增长极。

二是增量之中发现存量市场,存量之中锁定增量份额。围绕房地产的新增量亦即新需求做文章,而这个增量市场中最大的变量则是存量。二手租赁或销售市场的市场份额必将呈几何级数放大,这亦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走出来的成熟路径。

三是携流量、交易量自重,将长板做长做强,并以此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抗衡,分享市场份额。近年来,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营销方式对传统房地产形成正面冲击。而这正是京东的天然优势所在。

京东目标能否完成?以京东为代表的地产新势力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房地产的大格局,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