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孩子不听话,这里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
前天去朋友家做客,刚进门就听到朋友对他家女儿说:
「宝贝,不要在墙上画画了,好吗?」
「不好,我就是喜欢在墙上画画。」
「别在墙上画了,会让家里变得糟糕!」
「不,我就要画!」女孩坚持着。
「这孩子!明明都跟他说了不要在墙上画画了,他却不肯听,真是一点都不听话!」朋友解释到,毕竟事情的走向有点尴尬,来了外人,孩子仍然不听话,朋友一定觉得怪丢人的。
朋友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因为我们在场的缘故,他忍住了没爆发;但要换做平时,以他平时火爆的性格,没准一个巴掌就招呼上身了。
〔阅读笔记〕孩子不听话,这里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从1岁半开始,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也有了越来越多想自己去坚持的想法。如果父母还想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他们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困难了。
2岁左右的宝宝,总想自己去做决定,而不是想让父母帮他们做决定,或者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引导孩子的不良行为呢?
下面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在美国0-5岁育儿课程上学到的干货。
如果你家是个「容易型宝宝」,
或者孩子月龄尚小,可能前面的办法就很有效;
但如果你家是个「困难型宝宝」,
或者已经被娇惯过一阵,或者自我意识越来越强,那么可能就需要用到逐渐升级的方法二、方法三。
别急,我们慢慢来。
方法一: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在美国0-5岁育儿课程上,老师讲过一个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
主动给孩子提供选择!
这能帮助孩子思考并成长,也让孩子在感受到一定的控制权以后,变得越来越自信和自尊。
给孩子选择,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随便作出决定。
因为一开始,是由父母来决定哪些是可选项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这里有一棵青菜,把它吃掉吧。」
「不吃,我讨厌吃青菜。」
「我说过了,快吃掉它。」
接下来,就是一场关于是否要吃掉青菜的「权力之争」。
但如果父母能改变思路,主动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事情也许就会变成下面这样:
「今天你是想吃西兰花呢?还是想吃菠菜呀?」
「西兰花。」
「好的,那今天就吃西兰花吧。」
是不是听起来很神奇!
上周我写过一个答案,在小萌发脾气想吃糖的时候,由于我家有「糖果时间」的限制,不让他吃棒棒糖;但当天却正好是元宵节,所以我决定让他吃元宵——反正不管怎样,当天他都会吃到元宵。
如果那时候我说:
「小萌,你是吃棒棒糖,还是吃元宵啊?」
他会一定坚持:
「棒棒糖!」
但我却主动给了他两个选择:
「你是想吃草莓味儿的元宵呢,还是黑芝麻味儿的元宵?」
于是他选择了草莓味儿的元宵。
当我们主动让孩子选择时,孩子会学习如何恰当的去运用他们的权力,而且也会不那么抗拒或者反抗。
他们会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让父母接受自己的想法。
在给三岁以下的孩子提供选择时,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每次只提供两个可选项。
三岁以下的孩子会对太多的选项感到无所适从,并且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决定。
如果你问孩子今天晚上想吃什么,他可能会说一堆让你恼怒的答案:
「先吃巧克力、棒棒糖、果冻、口香糖……」距离真正的晚饭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反,如果你问他今天晚上:
「想吃鱼肉还是羊肉呀?」
可能就会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至少我们知道该如何选择一道肉菜,剩下的素材则由父母来自行搭配。
其次,所有选项都是大人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不想孩子吃爆米花,那就不要问他到底想吃爆米花还是想喝牛奶,这样他一旦选择了爆米花,而你又不同意,就会削弱孩子对你的信任。
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是虚假的选择。
正如文中一开始的问答,父母明明就不希望孩子在墙上乱画,却问「孩子不要在墙上画了,好吗?」
当孩子回答「不好」的时候,和父母原本的意愿相违背了,于是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索性一开始就告诉孩子:
「我们不能在墙上画画。」
接下来父母再给孩子提供自己可以选项:
「你是想在大的白纸,还是小的白纸上画画?」
如果孩子不答应,可以继续提供不同的选项:
在卫生纸上画?在绘画本上画?涂颜色?在纸盒上画?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权的时候,通常不会那么固执。
如果他仍然执着地要在墙上画,有一个神奇的选项:
「那这样,我们先画一面墙,然后再在这面墙上画画吧!」
当然,也可能孩子仅仅是希望在竖立的平面上画画。可以尝试将厚纸板贴在墙上,让孩子在这个范围内画画。
第三,不要让孩子在太多事物之间做选择。
对孩子来说,做一项决定其实需要很多思考,也需要耗费精力,并非易事;
对家长来说,如果我们总是在每件事情上都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则会浪费很多时间。
有的小女孩,每天早上起来挑衣服就要挑上一个小时,那是因为在衣橱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了,他们即使在过滤这些信息的时候,也需要带花费大量的时间,最后造成出门晚,父母又发冲孩子脾气。
不妨先将衣橱分类,每次选择3-5件搭配,让孩子从中选择,就会大大节省时间。
当然,一定要提前和孩子商量好规则,并一以贯之地执行。
如果,两个选择孩子都不接受呢?这时候就需要升级我们的方法:
方法二:划定范围,让孩子在规则内选择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逐渐会越来越叛逆,有时候你给他两个选择他都会说不。
这时候给予孩子选择是否失效了呢?
其实不然。
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们划定选择的范围,让他们在此范围内自由选择。
「今天你想吃西兰花呢?还是菠菜呢?」
「都不想吃,我哪个都不想吃。」
「你想吃什么绿色的蔬菜呢?」
「我想吃绿色的苹果。」
「苹果可不是蔬菜,再想想,还想吃哪些绿色的蔬菜呀?比如绿色的菠菜,还是黄绿色的西葫芦?」
「那就吃西葫芦吧!」
当家长给孩子划定了绿色和蔬菜这两大范围,让孩子从中进行选择时,也是给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孩子意识到父母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也会模仿父母,做出相应的让步。
这正是「谈判的艺术」——双方互相妥协的艺术。
如果孩子非常固执,什么都不选,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再次升级的方法。
方法三: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
每当我们做出选择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发生。
父母很清楚,哪些选择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也会尽量避免这些选择;孩子则只会看到眼前的选择,而不会意识到这些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当我们帮助孩子将选择和相应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就教给了他们事物的因果关系,这能帮孩子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从而影响现在的选择。
比如,孩子打妈妈了。
我们可以对他说:
「现在,要么你继续在这里呆着,但你不能打我;要么你就到卧室里去打枕头玩。」
如果孩子停下来不打人了,说明他可以接受父母主动提供的选择,
但他如果还继续打你,说明你提供给他的选择失效了,这个时候就说让他看看他(在已有选项之外的)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我看到你还在继续打我,所以现在你就得自己去卧室呆着。你什么时候不打我了,才可以从卧室里出来。」
我们需要牵着孩子的手,把孩子领到卧室里,并给他一个枕头,重复上面规则;而不是只通过口头训斥或者暴力推攘,让他进入卧室。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孩子感受到「规则就是规则」,而不是感受到父母的怒火。
如果孩子从卧室里出来了,又继续打人怎么办呢?
规则是不变的,他依然将得到同样的结果,每次他一打你,你就把她带到卧室去。
如果孩子在外面打人了,
我们依然按照这个规则去执行,也就是立即将她带离刚刚她所打的人面前。
孩子会逐渐明白,每次当他打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他会从这个环境中离开,不过他还想继续呆在这里玩,他就会开始学习,如何和人友好相处。
所以,「选择和结果」的运行逻辑,实际上是:
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选择(做或者不做),
如果孩子做了,问题解决;
不做,就需要承受相应的后果。
这样,就不存在「其他选项」了。
在运用选择和结果的时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和结果之间一定是有逻辑关系。
家长提供给孩子的结果,必须和孩子的不良行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结果必须是合逻辑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选择的不仅是行为,也包括了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这正是一个好的机会,教给孩子什么是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选择和结果」,孩子能意识到,原来我需要对我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不是父母来对我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比如,孩子将玩具扔的到处都是。
有的家长都会警告孩子:
「不许再乱扔玩具了,否则我就会揍你一顿。」
「乱扔玩具」和「被揍一顿」之间,其实是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
家长揍孩子,只会伤害到孩子,这并不会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去玩这些玩具。而且当下次家长不在场的时候,孩子可能继续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这句话,无疑是建立了这样一种奇怪的联系:
如果家长在场,他就不能乱扔玩具,否则就会被揍一顿;
如果家长不在场,他就能乱扔玩具,毕竟家长不在场呀,又怎么可能揍他一顿呢?
如果我们用孩子行为本身所导致的结果来跟孩子沟通,结果就会大为不同。
比如,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
「现在,你要么别扔玩具,要么就我就会把这些玩具都收起来,不能再玩了。」
又比如,当我们孩子去逛超市时,孩子总是跑来跑去,你怎么也叫不住他。
有的家长会说:「你要是再乱跑,今晚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乱跑」和「不看电视」之间,也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而且,孩子乱跑的行为发生在现在,而不能看电视的结果,是发生在过一段时间之后的晚上。由于惩罚是延后才发生的,对于孩子的约束力也不会那么强。
孩子正跑的开心呢,顾及不到那么久以后的事儿,有可能就会说:「好的,那我今晚不看电视了!」然后继续乱跑。
这位家长提供的选择,也就失去了最初试图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意义。
相反,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你要么就呆在我旁边,要么我就要把你抱到购物车上了,你自己来决定吧。」
如果孩子仍然乱跑,那家长为了确保他的安全,就需要把他抱到购物车上
——这会让孩子意识到:
不管在购物车上,还是在地面上,自己都不能乱跑;而乱跑导致的结果就是要回到购物车上去,从而被限制行动范围——也就是不能再乱跑了。
不管孩子怎么选,都是家长可以接受的,而且这两个选择的结果,都能让孩子乖乖的呆在父母旁边,达到我们一开始想要管教孩子的目的。
又比如,孩子都特别喜欢看动画,每次一看动画就停不下来,往往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有的父母会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过渡时间,比如说再看5分钟,再看1分钟,或者看完这集之后就去睡觉,但到了最后一刻,他仍然会哭闹着,要求再看一集,然后再看一集,然后再看一集。
孩子的不断拖延和要求,是对家长耐心的挑战。
这时,有的家长容易开始吼叫:「现在,要么你把iPad关掉,要么就去罚站五分钟/我就揍你了。」
但是,「继续要求看动画」和「罚站/被揍」之间,显然也是没有逻辑关系的。
罚站可以被当做是一个积极暂停的机会,也就是当孩子或父母有一方情绪失控的时候,利用这个时间空隙,让大家都冷静下来。
如果孩子的情绪还算平静,即使已经表现出不良行为,父母完全可以通过「选择和结果」来予以纠正,而不是现在就引入惩罚。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现在要么你自己把iPad关掉,要么我就把iPad藏起来,这样你都不能再看iPad了。」
由于孩子关注的重点是想看iPad,我们给他提供的选择,和他在意的点密切相关时,他就能真正听进去了。
其次,沟通的语调要坚定且平静。
当我们大声吼叫或者愤怒生气的时候,孩子只会留意到,爸爸妈妈已经生气了,这时候,小一点的孩子只会觉得父母生气的反应很有意思,处于叛逆期的他们常常会继续去做同样的事情,去看看你是否会再次生气。
如果你依然用平静而且坚定的语调和他沟通,他就会真正听进去你所说的内容。
第三,选择和结果都是父母可以接受的。
不论你是在给孩子提供两个不同的选项时,还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的时候,这些选项都要是父母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当妈妈在厨房在忙得不可开交时,突然看见小朋友在墙上乱涂乱画。
妈妈很生气,但又想起了今天这篇文章里看到的「选择和结果」,于是就对小朋友说:
「现在你要么别在墙上画画,要么我就把你抱到卧室去,这样你就够不到墙了。」
小朋友可能觉得被妈妈抱到卧室去也挺有意思的,于是就继续在墙上乱画。
这时妈妈变得非常生气,而且厨房里的事情也一时半会儿走不开,于是,妈妈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听话是吧?我现在没空抱你去卧室了!」
然后,愤怒的妈妈直接揍了小朋友一顿。
孩子会觉得委屈又奇怪,明明一开始妈妈提供的是,「要么停下来要么被抱去卧室」的选择和结果,为什么最后反而是被揍了一顿呢?
所以,家长给孩子提供选择和结果的时候,一定要在一开始就要想清楚,到底怎样的选择和怎样的结果,是我们能接受的,并且能立刻就做到的。
上面这个例子中,妈妈其实可以立刻将厨房的火都关掉/关小,将手洗干净走出厨房,然后把孩子手中的笔拿走,再将孩子抱到卧室去。
宁愿晚吃一点饭,也要说话算话,否则就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威性,俗称「自己打脸」。
注意,只给孩子一次选择的机会,然后就立即行动。
当你告诉了孩子,如果他不把iPad关掉,你就会把iPad收走,但他依然要继续往下看下一集时,孩子选择了继续看iPad。
那么,家长需要立刻、马上行动,根据自己之前提供的选择和结果,将iPad收起来,然后将孩子抱走。
你的执行力,能让孩子意识到不良行为是不容商量的。
但仍然要注意,将孩子抱走的时候不能带有努力地拉、拽、打、推,而是温柔又坚定将他带离有ipad这个刺激物的现场。
利用「选择与结果」,孩子会明白自己可以选择好的行为,或者不好的行为;但如果选择了不好的行为,就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通过建立起这样一种因果关系,孩子就会逐渐学会在与规则碰壁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同时,因为选择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的,父母全程都是温柔、坚定的,孩子也不会因此就对父母产生怨气,只是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这也是美国0-5岁育儿课上,老师反复多次强调的「课程重点」。
最后来回顾一下,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可以不打不骂,而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尝试解决问题:
方法一: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注意:这两个选择都要是家长可以接受的。
方法二:给孩子划定范围,让孩子在规则内自由选择。
注意:能用方法一,尽量不用方法二。
方法三:让孩子意识到选择和相应的结果。
在结果的约束下,孩子就会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阅读笔记〕孩子不听话,这里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