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8)2020年1月13日

2020-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菁言菁语

第8章 界定问题

问题是否存在,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现状”,指由特定背景导致的特定结果称为非期望结果。(R1, Undesired Result)

“问题”指你不喜欢某一结果(比如销售量下降),想得到其他结果(比如销售额增长),也就是期望结果。(R2, Desired Result)

“解决方案”指如何将R1变为R2

以上界定问题的方法被称为连续分析(统计学上称为序列分析),可以帮助按逻辑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问题寻找答案:

1.     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     问题出在哪里?

3.     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4.     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5个问题的归类如下:

界定问题的框架

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异是由特定背景和一系列特定条件决定的,了解其发展历史,是确定差异的性质和把握其重要性的基本过程。

展开说明框架中的各要素

例子:某公司30年来一直用一种方法销售有巨大需求量的工业不动产,效果好。销售人员会列出潜在客户的名单,写好针对潜在客户的推荐信,然后按照名单邮寄给他们,接着会顺利收到订单。

公司销售额一直以大约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今年第4季度,种种迹象表明销售额将减少10%,而不是增加10%,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公司希望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可以展开该事件的各要素:

背景由切入点或序幕构成,包括现有的结构和流程。

目前的流程可以导向期望结果(目标,R2),即保持10%的增长。

但是背景中发生了某些事件或采取了某一行动(即预测销售额),由可能导致非期望结果(现状,R1),即销售增长低于预期。

需要界定问题的框架需要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情?(背景: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

2.     我们不愿意看到什么?(非期望结果,现状, R1)

3.     我们想要什么?(期望结果,目标,R2)

上诉案例中,销售额降低的原因可能包括:

1.     潜在客户名单已经失效

2.    推销信没有说服力

3.     邮寄效率低

然后就很自然地找到了解决方案了。

如何把“界定的问题”写成序言?

此例如图所示框架:

背景(S)=30年来一直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销售产品,销售额每年增长10%(切入点)

冲突(C)=季度预测显示销售额将下降10%,而非增长10%,预计年底无法达成目标

(困扰/困惑,R1,R2)

疑问(Q)=如何保持持续增长?

(1)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第一个要素:切入点/序幕

先介绍要讨论的大概内容,比如可以说:“由一家公司从3个仓库向全国配送家庭用品……”,又或者“我们公司由许多独立经营的业务部门组成,每项业务都与图像处理的新技术有关。”

序幕阶段,描述尽可能简单,等到写序言时再展开。

第二个要素:困扰/困惑

困扰/困惑是指现在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会发生的事件,它对序幕中介绍的相对稳定的背景构成了威胁,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现状,R1)

困扰/困惑产生的原因有:

外部原因:结构或流程所在环境以外的地方发生变化,如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改用新技术、政府或销售政策变化等。

内部原因:公司内部的变化,如增加流程、采用新的计算机系统等。

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自己认识到的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发生的变化,如产品/流程的效能落后,消费者态度发生变化等。

第三个要素:非期望结果,R1

R1指需要设法解决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或者是有可能抓住的机会,这通常是困扰/困惑引起的。R1可能不止一个,可能是如下:

对公司结构或流程产生负面影响

扰乱某一特定方面的工作。

引发对业务、产品、流程的重新思考。

挑战有关客户、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流程或技术的基本假设。

第四个要素:目标,期望结果,R2

准确描述R2可用用具体的数字,也可以用具体的结果,如“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1/3”

如果无法描述具体最终结果,可以在R2部分写下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你希望达到的状态即可。

展开问题的各个部分,目的是搭建一个简要但清晰的框架,以帮助你找出R1和R2之间的差距,围绕差距写序言。

发掘读者疑问

(2)一般有7种状况:

最常见

1.     不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

2.     知道如何将R1转化为R2,但不确定是否正确

3.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状况的变形

4.     知道将R1转化为R2的正确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种发现方案不通。

5.    制定了好几个方案,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变形

6.     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     知道R2,但不清楚现在是否处于R1,无法确定是否存在问题

(3)针对这7种状况,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序言。

1.     我们应该做什么?

背景(S)=现采用X方法销售

冲突(C)=希望进一步提高增长率,面临其他问题,担心X方法不再有效

疑问(Q)=我们应该怎样改变?

2.     我们是否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背景(S)=我们遇到了问题,因为本行业正在试验一种新方法

冲突(C)=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有所改变

疑问(Q)=我们是否应该做改变?

3.      我们应该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背景(S)=我们的城市遇到了问题

冲突(C)=我们已经制定了解决方案

疑问(Q)=如何实施该方案?

4.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

背景(S)=我们遇到问题并采取了数项措施

冲突(C)=目前没有任何效果

疑问(Q)=我们应该做什么?

5.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背景(S)=我们计划实施X方案

冲突(C)=有人提出Y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疑问(Q)=哪种方案更好?

6.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战略?

背景(S)=我们目前是大市场中的小企业

冲突(C)=不知道潜力是否能够完全发挥,但我们知道自己还差得很远

疑问(Q)=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战略?

7.     我们存在问题吗?

背景(S)=新的市场划分带来了很大变化

冲突(C)=有看法认为这些变化对于该行业的企业不利

疑问(Q)=这一看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