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4
前几天看哥发的视频,仅3岁的侄女唱儿歌片断,令我十分惊喜的是音准,不跑调,(音质好)可见遗传的基因很强大,随了哥。那双小手也不闲着摆弄琴。
不止一次听老妈说,那孩子很乖巧,一点就透,过目不忘,学东西不费劲。
也不看看人家边上那些陪伴者,谈得上优质,一群书读至顶的家伙,从老到少。
有时父母是来助力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短时间收获的是欢乐,家和万事兴的氛围,长时间看来是三代人共同成长,父辈引领了子代、又子一代思齐变得优秀或更加优秀。
俺们那时候,没有遇上此好时光,想让当家的父母搭把手,被人用计般使得我们自己主动放弃,用不动。
言语激烈时:“我们不用你养老,俺有儿。“
是潇洒了二十年,一出去旅游就是半月二十天。
那怕是回来腹泻呢也不怕,水土不服。
玩还得咋唬累呢。
只好我俩交替看孩,没办法丁丁才两岁半时,查体带表格去商托进了小拖班。周围的孩子没有这么小入园的,孩子一直是我们那一片的第一个。可人家却有人看呀。
不能违心,娃奶搭把一小阵,除了抢地种地,扎堆街话。起的主要作用是发挥一搅屎棍,她一来就弄得鸡犬不宁,搬弄是非。有时让人想躲都躲不掉。
这时适逢她的更年期阶段,把反馈的一些症状全部朝我头上招呼来。咱冤不?
她老两口相差十岁,娃爷随她性子怎么着都行。枕头风自然少不了。
有时我说我家就是她带坏了头。
婆婆没文化,与她沟通极度困难,咱让步的同时很难看到她的借坡下驴,依然我行我素,表现自大。
也没有讲究卫生的习惯。爱面子,宁愿穿好‘即便吃得糟糕点也不介意。
有看客自然要问:“人家再不堪,还培养了两个儿子有得体工作。”
我那个去!得一直躺在功劳薄上。
事业编或公务员你得看与谁比?多半被比对象是企业上的或其它务工的两种吧?
还能再与谁比?好的自然也还不屑与他们比呢。
也符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界之谈。企业中、务工的不乏有优秀之人。而且务实多一些。
自古以来,从唐诗宋词中就看出人尚文弃武。耍脑的永远比耍力的体面。而且文者占上层建筑的尖顶部分。
倘若什么时候能改变因分工带来的多元分化一系列问题一些,那么这个国家将融洽很多。接下来问题会部分迎刃而解,比如教育的焦虑:大人小孩的紧张,拿分拿分呀。不再歧视除事业编公务员以外的行业。价值观,重点敲黑板。
南方不太崇尚此,换言之不太过分。有时一个足够让人不搭眼的人身价就趁七位数,当然人不全如此,没有大发展意愿才进旱涝保收,钱有数的政府部门任小公仆。
可怕的是:有些条条框框是这帮上班恣意喝茶,玩电脑,月底突击几天弄报表,成天吼着累的人制订的,自然出的规矩章程是要为他们的待遇福利服务或代言的。
改得了吗?(国之重器)
现在的人有敢不唯心的说没有表面功夫吗?都在人生如戏的情境中。
如此也会失去对事物公允的判断,如今我们都处于太喧嚣的时代。
原来我经常犯常识类错误,比方说对高学历者的尊重想当然视他们好,比如他们的做事风格一板一眼,极度公式化的谈吐。等到真正相处下来大跌眼镜,去他姥姥!他屏蔽的人性味、他的锱铢必较、为人处世且让人心寒着。凡事还是金钱至上,不敢苟同。
可上同志也得明白: 枪一响没有赢家呀,你视我为下里巴人,没有合作共同成长的眼界。我弃子也是不心虚的。你是博士,只是能考试的枪手,你真会的东西可不多。(扩招后的良莠不齐)
穿插:
再有需住院非陪床时,果断请一护工来打理。
杜绝出钱的出力的两类人心里产生膈应,费力不讨好!
有时花钱能办了的事也行。
手机要买,可以,那就选款老人使用方便的。
令人心寒的方方面面,那就选择性忽视。干好现在最主要的。
毛泽东说过:“我们总是努力,我们总是拼命向前。”

给安利自己的一个契机。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