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食(三)油饼

2024-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记录的力量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侵删

在老家,吃油饼其实并不寻常,只有在特别的日子才会做油饼,可这个特别的日子并不是某个节日,而是榨油归来的日子。

现在街市或超市里售卖的食用油,多是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后来又出现了玉米油、葵花籽油、茶油、橄榄油,但这些油都不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油。

我的家乡种了大片的棉花,夏秋之交就可以采摘棉花,剥出棉花,晒干,轧出棉籽。这些棉籽是可以榨油的,棉籽的含油量还算比较大。把棉籽送去榨油坊的时候,要带上塑料油壶或是家里的水桶。男人们去了榨油坊之后,女人们在家里就开始准备炸油饼。

刚榨回来的棉籽油被称作“生油”,只有在锅里熬煮之后,才成为“熟油”,这些熟油盛在坛子里可以保存大概一年时间。所以,在熬煮生油的时候,炸些油饼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农村里的生活从来都称不上富裕,油也是很金贵的东西,除了过年前准备年菜的时候开炸锅炸些东西,一年中也只有榨油的这天,一家人像过年似的开心地炸油饼。

这天除了炸油饼,并不炸其它的东西,我想这和油饼的做法有很大的关系。做油饼的面,不是死面,也不是发面,而是烫面。在锅里烧一些开水,把适量的面粉和白糖倒进锅里,用锅铲搅拌,让面粉都均匀的烫熟。这个搅拌的过程比较费事儿,需要耐心,要把所有的小面粉颗粒都搅散。不然用带有生面颗粒的面团做油饼,吃的时候咬一口可能会吃到生的白面粉,这口感就不好了。待面粉由白色变成半透明,面粉基本就烫熟了,把烫熟的面盛起来放在案板上,待它变凉。

爸爸肩挑两桶油从榨油坊回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可以想象他这一路走得多么小心翼翼。用水桶挑油,一不小心油就会从桶里溢出,而溢油可不像溢水,那会让全家人都心疼。这样小心地挑回两桶油,我想爸爸一定比平时更加的腰酸背痛。

棉籽油一挑回来就倒进大锅里,那边案板边,妈妈和奶奶就忙着做油饼,面烫熟之后,做油饼就很简单了。把烫面和光滑之后,搓成长条,揪出一个个小“髻子”,把这些小“髻子”用手拍成小小的圆饼,就可以了。因为是烫面,做的时候不需要沾干面粉,手上抹上油再做,也不会沾手。这样油饼下油锅炸的时候就不会有杂质产生,也不会影响油的保存。而且,烫面做成的油饼,本身已经是熟的,下油锅炸的时候很快就炸好了,烫面本身也不吸油,这样消耗的油不会太多。最后,生油熬成了熟油,油饼也炸好了。

炸好的油饼鼓鼓囊囊的,外酥里软,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趁热吃,最好吃。农村的房子都是“开放式”的,哪家炸油饼,半个村子都能闻到香气。所以,炸好的油饼哪家都不会独吃。妈妈一边炸油饼,一边让我们端着盘子,东边家里送一盘,西边家里送一盘。送到最后,家里也剩不下多少油饼,但够家里人吃就可以了。但自此之后,隔一两天就会有人送回一盘油饼,因为每家都需要熬油,每家都会炸油饼。

油饼这种小吃食还真只有刚出锅的时候才好吃,它的外皮炸得鼓起来后,薄如蝉翼,这时候的口感是酥脆的,里面是软乎的,整块儿饼的口感是多层次的,丰富的。若是没吃完的油饼,只能放在锅里馏着吃,这口感和刚炸出来的时候就差得远了。酥脆的外皮馏过之后,湿哒哒的,油腻腻的。若不是为了节约粮食,估计大家都不太愿意吃了。

炸完油饼的熟油晾凉之后,会装进家里的几个陶罐里,这些油基本上是一家人一年的食用油。现在我已经忘记了棉籽油的味道,家乡人也已经不再吃棉籽油了。听爸爸说是因为在防治一代棉蛉虫、二代棉蛉虫的过程中,棉花被喷了太多的农药,渐渐的大家也不敢吃棉籽油了。而榨完油归来之后炸油饼的习惯也渐渐地消失了。

我知道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新东西会出现,很多旧东西也会消失,这都是自然规律。就像棉籽油,就像炸油饼的那些日子。我不能阻止这些发生,但记下这些,也是对自己的一点告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