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叫老王
本故事系真人真事,如有雷同,那就对了······
2011年9月初某日早上,小王兴高采烈的踏上了从山东某县城开往上海虹桥车站的和谐号列动车组车,他兴奋的左顾右盼,对于小王而言一切都是那么刺激和新奇,高速驰骋的和谐号列车载着他和他梦来到了上海,这个万众瞩目的魔都。他第一次体验了地铁这种高大上的交通工具,并且努力的接受着眼前的各种新鲜事物并发誓融要入到这个城市。
9月份是全国各大高校开学的日子,提前两天报到的小王早早将寝室打扫干净后,到楼下的自动贩卖机边以笨拙的手法买了四瓶饮料。对于他而言,就连自动贩卖机都是那么的新奇。回到寝室后,他再次看了一遍挂在每个床头的住宿卡片,以便新朋友到来之后准确的交出他们的名字。
没过多久四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就已经打成一片,因为他们彼此都知道,他们将在这个房间里共同生活四年之久,在上海这个无亲无故的城市里,他们将成为彼此的依靠。他们一起军训、一起吃饭、一起翘课,尽情的体验者大学的美好时光。偶尔谈个女朋友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他们知道以他们如今的经济实力是养不起“全职”女朋友的。
还好他们是有手艺的美术生,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四人各自有了一份“体面”的兼职工作,校外兼职代课。小王的这份工作每月可以帮他赚到4000元。对于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而言,小王每月的兼职工资比他母亲的月工资还要高,这也成为小王母亲对外炫耀的资本。
由于有了“固定”收入,一屋四人都有个固定女友,那一年他们读大二。相比本地孩子而言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谨慎,显得畏首畏尾。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的老板非常赏识小王的工作态度,没过多久便分给小王更多的学生每人每堂课提30元,每月300人次,那一年小王读大三。
四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到了离别的日子,2015年6月底四个年轻人在寝室喝的酩酊大醉,又哭又笑,一夜未眠。他们四个的爱情也暂时告一段落,小王亦是如此,即便是有着看似颇丰的工资,可那又如何?哪个上海丈母娘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小王这种外来穷小子?四个人中,小王考上了本校研究生,其中一个考上了江西老家的事业编,一个考上了上海某郊区的小学事业编,另一个悲催的兄弟回家跟老爹创业。四年的兄弟友谊即将随着他们的离别而瓦解······
此后的日子小王又接触了新的研究生室友,但是他们真的很难融到一起去。抛开那些,为了能更好的在上海生存,小王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利用三年时间努力赚得了80万元存款和一辆宝马3系,他想用这些扳回前女友的芳心,却得到了女友的拒绝,理由是直至如今他在上海连套房都买不起······
家已回不去,在上海已经生活8的他已不再习惯县城老家的生活,想在上海立足,还要至少5年努力,到时俨然已是大龄剩男。母亲苦口相劝回家相亲结婚,被小王委婉拒绝;他排解的方式就是和四年的同窗好友们微信聊天,偶尔相约在刺激战场找回以前的那个满编小队。室友几个都已结婚生子,只剩下小王在慢慢变成老王······
有这样一批人自打从老家来到上海就注定已回不去了;有这样一批人在上海熬走了一拨又一拨朋友,自己却还在原地未动;有这样一批人在上海打拼多年,却混不到一套房产;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被家人当做骄傲活在上海,外表光鲜,艰辛却只有自己知道;有这样一批人,其中有个人叫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