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就是利己的底层逻辑

2022-07-26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如果你帮了我,我就欠了你的人情,我必须报答你。虽然这种价值交换不是同步发生的,但它一定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就是利他就是利己的底层逻辑。

01

经济学上把人类社会叫做商业社会。

商业的本质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而进行的等价交换,

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比如说,小张家种植水果,老李家生产粮食,

有一天,小张家正好缺粮,他打听到老李家很喜欢吃水果,

小张就跟老李提议,用自家的水果换取老李家的粮食,

双方一拍即合,正好各取所需。

随着货币的产生,作为一种价值中介,

等价交换也演变成了用你有的,且对别人有用的东西交换别人手里的钱。

比如说,老赵在乡下有块菜地,他每天都拉着满满一车菜到农贸市场去卖,

大伙特别喜欢他家种的菜,新鲜又实惠,老赵每天卖菜的收入至少有上百元。

以上提到的等价交换的本质,是共赢。

即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能获取价值,满足需求。

一旦有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交换就进行不下去。

而且,你发现没有,双方的交换都是即时同步开展的,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才符合双方的利益。

02

理解了商业的本质,让我们再回到现实中的自己。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真的都能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时价值交换”吗?

举个最简单直接的例子,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每上一天班,就马上能拿到一天的工资和奖金? 个人奖金是不是要等年底评定完绩效后才会发放?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等价交换“前面加上”异步“两个字,

而且往往是需要先付出,才会有回报。

我记得刘润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回想自己刚刚创业的时候,一开始是在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办公。

后来实在没办法,跑到朋友办公室,借用了一张桌子。当时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做。 

所以我一直特别感激我的助理,润米咨询的1号员工,在一开始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加入公司。

...也感谢她愿意冒着公司解散、随时失业的风险与我一起共事。 

在当时那个阶段,我们只能“共赢”,但我还没有什么能够报答和感激的,只能暂时记在心里。 

到了今天,当时可能随时要倒的业务已经成熟和稳定,这是我们共同耕耘的结果,这里面有她一半的功劳。

因此我也和她承诺:如果你愿意的话,只要我还在创业,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刘润公众号

我想,刘润的逻辑是,如果你帮了我,我就欠了你的人情,我必须报答你。

虽然这种价值交换不是同步发生的,但它一定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就是“利他就是利己”的底层逻辑。

所以,只专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人,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对“共赢”的短视,

而深信“需要先付出,才会有回报”的利他者的做法,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潜在收益,

即使这些收益并不是他们一开始就想得到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