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山夜话美食国学与传统文化

桓仁美食酸汤子

2017-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华_3533

                      桓仁美食酸汤子

                                  王华

      虽然岁月如梭,几乎所有人对美食的向往都不会有变。这不,站在新年的门槛前,约上几位好友,开着车,我们风尘仆仆直奔桓仁县古城镇的洼泥甸村。

      洼泥甸村不算大,却是很有特色,村子从西到东,依次斜斜地顺山势降幂排列下来,西高东低,站在低处向上望去,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条路地分左右,两边房屋参差错落,红枫绿柞银杏白桦,赤橙黄绿天作之成,宛如一幅超现实派的田园油画。当地人也很会因势利导,他们于是称自己行走的的方位为往上走或往下来,省却了东西南北的辨识。我们往下走不了多远,公路两旁杀猪宰羊的繁忙景象立马映入我们的眼帘。只见,他们把自家养了一年的猪、羊抬上架好的案板,捆蹄的、操刀的、端盆的、架锅烧水的、剥皮剔肉的,闹闹哄哄忙而不乱,那真叫一个喜庆...... 男人们将冒着热气的猪肉扇扛回家,羊排羊腿拎进屋。女人们也是乐坏了忙坏了。两只白净净的肉胳膊都被冰凉的水泡得通红,在空气中散发着雾气,却都是乐此不疲。只见她们亨着小曲活动着红彤彤的指掌像变戏法一样搞出各色各样的食品来,尤其是烧水炖肉攥汤子那可真叫一绝。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搁豆子、饸饹条,是满族人爱吃的一种传统美食。 天一冷,吃酸汤子的人就多了起来。酸汤子堪称地方特色美食,那种很特别的酸香味离开这一带你还真就想找找不着。辽宁的东南部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话:酸汤子,酸酸香,滚滚热,味久长。听这嗑,你能不嘴里口水直流吗?

      酸汤子最为外地人熟悉的名字叫饸络条,制做它叫压饸饹。饸络条是用新下来的嫩玉米棒子做原料。先把尚没老硬的玉米粒穿下来,碾碎拉成大粒馇子,再把这些用清水泡上十来天,直到泡出酸味来,然后再上石磨水拉。石磨转动,泡好的带水大碴子顺着磨眼儿往里续,几圈以后就看到黏糊糊白生生的玉米浆不断从两扇磨缝间不停地流淌下来,再通过磨盘的一圈导流槽收集到豁口的水桶里。饸饹条的基础原料就算是准备停当。这些收集在桶里的稠稠的玉米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沥干发酵,最后沥成玉米面团入缸待用。

        一般人都知道,玉米面擀面条做馒头纯粹是瞎胡闹,那玩意儿没面筋成不了个儿。所以,都把辽东南一带的人用玉米面做成类似面条汤的饸饹条,看做是挺神奇的事。其实都是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桓仁人在饸饹条子下锅前的准备工作那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的,人家都是嘴上不说心里有数,祖辈儿传的技艺,实践出的真知,给你写本书看你也未必真会。那玉米团儿必须反复揉,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要把玉米的直链淀粉揉搓成支连淀粉。这是我说的,桓仁老娘们儿不说这个。她们把玉米团儿揉得绵绵软软,揉得亮亮光光,对甩一锅上好的饸饹条子汤信心满满。等铁锅里的水滚开,攥汤子的人左手中指戴上自制的汤套,抓过一块面,搓转几下,便双手握住面团,甩动双臂,那个被称作饸饹的条子便从自制的“漏斗”中蹿出约半尺高,在空中抖划出美丽的弧线,跳水一样扎进沸腾的汤锅里。你看那玉米面的条条,虽长短各异,却粗细一致,不化水不不断条也不粘锅。水开过两回,这香喷喷的酸汤子就做得了。原汁原味的鲜玉米香,乳酸菌作用于玉米浆发酵出特色的酸甘味扑鼻而来,你不自觉就会垂涎欲滴。 往上捞酸汤子时,你一定要带些渗进浮面的原汤,说这样才会有味道。吃汤子都要浇卤汁,当地人说那是绝配。这做卤汁也很讲究,先爆炒肉丝,后炝汤放酱,开锅时加调味料,放翠绿的青菜叶,金黄金黄的酸汤子,浇上带有色彩的卤汁,就是纯乡野美食了。主人给你摆桌时还一定少不了几个小盘。盘里分别盛着葱段、蒜泥、姜沬、韭菜花、腐乳汁等,你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和掺拌。洼泥甸儿满族特色的酸汤子绵软柔滑、润泽筋道、肉头微酸、既新鲜又热火,嘴中香,胃里暖,让人吃得舒服又健康!同去的王大哥说“嘿,这可真杀口啊?加上这盘儿雪里蕻炖豆腐,我一口气不喝上它三大碗才怪呢!” 哈哈,你瞧把他香的!

      在桓仁满族自治县这疙瘩,有些民俗和说道也能和舌尖上的感觉联系在一起。青年男女吃酸汤子,便讲究使筷子时尽量往下拿,不能靠上捏,因为下是近,上是远。只有往下拿才是相亲相近缠缠绵绵的意思。老夫老妻吃酸汤子讲究不能挟断饸饹条子,吃罢放碗时,不能说“够了”,更不能说“完了”,这是表示情深深意绵绵天长地久的意思。桓仁酸汤子那是这地方全民的爱好,这里的孩子们同样喜欢吃酸汤子,这有当地童谣为证:“香香香,长长长,酸酸热,喷喷香;乡土味,好好好,多吃多喝,胖胖胖” 这么说吧,这桓仁县特别是洼泥甸的饸饹条酸汤子味道就是不一般。至于怎么个不一般,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来尝尝就知道了。

      如今时代已经日新月异了,做酸汤子也在与时俱进,不少家庭做汤子用上了“饸饹床子”的特别工具,速度快,条子也细。一家老小热炕头上一坐,围着小炕桌,喝着地道的酸汤子,晕着地产的小烧儿,谋划着东面的洼地撒什么种,西面的山坡种什么参,集上要抓什么种的猪羔子,能不能借着央视“味道”的东风把咱们桓仁酸汤子做到全中国去,让大家也都尝尝鲜?真是个充满幻想梦想的新时代啊!新生活,新期盼,新的作为,为什么不能从此起步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