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事人负责,光莽还是不行
刚才突然在个行业群听闻一件司法行业大新闻:律师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突然翻过立案窗口,袭击里面法院的办事员。然后大家知道的,下午15点多发生的事情,我们在不同省,却成立行业群内热议的话题,至于后续,如果新闻属实,想来这位律师的律师职业生涯也到此需要画个句号了。
只是突然想起来写的内容不是关于他,而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有同行深有感触说,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个律师是好律师,因为他敢于位当事人奋不顾身,只是我完全不这样看:这件事只要目前曝光的信息属实,那不只是这位“肇事”(我现在先用这个词来描述吧)律师的职业生涯会有巨大的改变,这位律师所代理的当事人的业务,估计也会被重新“考量”:不是说法律对它重新考量,而是它的代理人委托人突然因为这样的事情无法继续完成委托了,那当事人势必要么改被委托人要么干脆自己上,而如果他不是因为相信法律可以给他主持正义,他也不会通过委托律师的方式到法院来解决问题,结果却事与愿违。

律师为当事人考虑,为当事人说话,也一直被很多人诟病为为钱说话。曾经听过不少当事人理直气壮对我们说:你收了我的钱,你必须为我负责,你必须想办法!至于作为律师的你怎么想办法,他肯定是不管了,他们甚至觉得律师可以篡改法律,为他。
可事实上,律师要做的事,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在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现状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法律范围内,为当事人找出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不是超脱法律之外,而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而且是对当事人当前最合适的方法。然后根据跟当事人协商的结果,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给当事人一个最优的结果。
或许这个结果不见得是最优的,或者说在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看来,可能还有更好的结果。就像那个劳动仲裁,确实企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员工确实可以依据劳动法获得比较大的赔偿,只是公司运营已经很困难,真的坚持最大的赔偿,最后只会让企业无法继续而员工也拿不到相应的赔偿,毕竟公司都已经经营不下去了。
既然当事人找到了律师,是希望从法律专业上,获得更多的支持。
为当事人考虑,律师更应该谨慎自己言行,多方面考虑,让当事人的疑难得到法律的支持,并且让当事人理解法律对这件事的理解与支持程度,以及预见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而不是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