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与学问无关
香严禅师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弟子。百丈死后,他去参见沩山灵佑,沩山灵佑是百丈禅师的大弟子。
沩山问他:“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的聪明伶俐处,但用这种方式了解禅道,必会产生理智和概念的把握,这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也许你已经了悟禅道,你说一说,生死根本也就是父母未生你时的根本给我听听。”
这样一问,香严不知所答。
回到自己的房间,香严将平日看过的文章、先师语录的笔记,从头找一遍,可是找不出一句可对答的话。于是再回到沩山处求他说破。
但沩山却说:“我的确没有什么东西教你,如果我这样做,你以后会笑我骂我。并且我能教你的东西,是我的东西而不是你的东西。”
香严感到失望并觉得大师兄对他不好,最后决心烧毁那无助于精神福乐的文字,并且决心从这世界上完全退隐下来,去过一种依照佛徒戒行的简单孤独生活。他说:“既然佛法这么难于领会,而向别人求教的机会又这么少,学佛法有什么用呢?今后我要做一个行脚僧,免得役使心神。”
于是他辞别沩山,在南阳国师慧忠禅师墓旁筑庐而居。
有一天,当他除草扫地抛掷瓦砾击竹发声时,忽然省悟。沩山提出的问题,现在很清楚了,他无限喜悦。现在才了解沩山当日没有为他说破的恩典。因为如果当日沩山对他说破,就不会有此刻的事发生了。
下面是他在省悟后立刻作的偈颂。从这首偈颂中,我们可以了解他对于悟道的观念:
一击忘所知,
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
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
身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
咸言上上机。
香严禅师为什么有那么高深的学问而仍不能悟道?因为,学问与悟道无关。甚至,学问越深,离道越远。学问是理智的,而禅是超越理智的。因此,在学问上下功夫,犹如缘木求鱼,一无所得。所以,香严禅师后来放弃了学问,回到了日常生活,正是活生生的生活之音(瓦砾击竹)才使他顿悟。
由于禅是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所以只有在我们把握活生生的事实时才有禅。如果诉诸理智是直接来自于生活,那么,这种诉诸理智也是实际的活生生的。否则,任何文学上的成就或理论上的分析都不能用在参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