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弦琴(古诗文精品)

七绝•有感于人们对中、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质疑

2022-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志坚

        人类,经过了近二百万年的艰难发展,才到了今天这样一个有着近76亿成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有着飞跃天宇,探索星空能力的美好的社会状态。     

      在“人类”这个大家庭中,不同的人种可以直观地通过外在体貌进行辨别,但对于某个民族而言,除了体貌之外,更多的还有待于几千甚至十万、百万年间,这个民族及其前辈坚韧地存在于大自然之间、顽强地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中所累积形成的涵蓄着特定区域的自然印记(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人种的体貌特形也同样地显示着这种“自然塑造”的力量)的文化特质来作为标识。也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鲜明的文化特质,一个民族才会具有延续的冲劲和发展的动力。同样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各种民族文化的发展,才有可能不间断地推动着整个以人类文化为主要表征的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所有不戕害人类的文明形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有释放着人道光芒的文明形态之间都应“共生共进”。文明多样化,有着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必要性。任何文明形态都不应当有那种在摧毁其他文明形态之后,再在其废墟上构建起自己的“空中花园”的恶念和幻念。

 

        因而,一个民族,要使自己真正算得上是一个有活力的民族,就应当珍爱本民族的文化、保护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对于民族文化中合乎人类发展进向的优秀成分,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其继续存在的必要。共产主义,从来不反对不同民族之间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也从不反对人们对各种语言文字的自由运用。

      实现人的最完整、最全面的自由,实现全人类的共有幸福而非仅仅是哪一个阶级、哪一个阶层、哪一部分人的独有幸福,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特征。

      源于以上的认识,生发了如下感慨:

          年少为学求立本,

          教材师训是基石。

          国章正待后生续,

          哪许奸邪致业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