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原创小说汇

文/《山丘》

2018-02-11  本文已影响163人  苦闷的象征

文/文字花

他是摩托车上的男人

他用摩托车在路上飞奔

他是肩膀宽厚的男人

他用宽厚的肩膀努力的生存

他从不流下任何一滴眼泪

就像他从不会因困难而后退

………………

…………

………


    那会儿还是七八十年代,刚进公司的他被分配去长途运烟。也不是分配,是他主动要求的。因为那会儿他结婚了,有了小孩子,要养家了。而运一次烟相当于出一次差,有百十来块的补助。自己在外面吃差点,住差点,往往就能省出些钱来贴补家用。要知道,在那时候的百十来块可是够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生活的。

    那会他去的是上海,上海当时很乱,怎么个乱法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当时一个外地人到上海玩,去了上海一条有名的商业街。因为上海表很有名,所以那人便去表店逛了逛。后来看中了一款表,想买。但是一问价格,太贵了,便放弃了念头转身出门。可刚一出门,七八个壮汉围了过来,操着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叽里呱啦半天,意思是不买那块表就不让走。最后那人无奈,花钱买下了那块表,才得以脱身。”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中得以知道当时的上海有多乱。而恰恰是在这种混乱的年代,父亲押着一车烟,和一个司机,千里迢迢赶赴上海... ...

    司机是个直楞子,做事不会拐弯。

    刚到上海的那天晚上挺晚了,父亲和司机商量了一下决定在车里过夜,就随便找了个停了一排出租车的街道边,把车停了下来。

    当时是那种普通的小汽车,和出租车一个样儿。车后边儿装的全是烟,晚上得有人守着,不然会被人顺了去。

    破旧的街道,昏黄的路灯,一排排的车,寂静无声。偶尔会有一两个人经过,父亲和司机在车里用方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不多时,叫卖的小贩喊了过来。那会儿的小贩多是半大小子,脖子上套着个木箱,里面装着些烟什么的。

    小贩走到父亲他们的车前,向着车里喊着“老板,来包烟呗!”父亲说“不用了,谢谢,我们还有。”小贩嬉皮笑脸着不走,软磨硬泡的要父亲买两包。

    本来就是烟草公司的,再加上司机也是急脾气,不懂世故。直接吼了一句“我们不要,快走快走!!!”

    小贩其实也不是什么善茬,能在大晚上一个人出没在这种地方的人,一定不会简单。

    小贩赖住了,就是不走,整个身体趴在车头上。嘴里嚷嚷着“你们欺负我一个孩子干嘛,不就买包烟吗,买两包我就走。”

    本来出门也就是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嘛,但司机这脾气收不住,说着就要开车门教训教训这小子。父亲一看怕坏事,连忙拉着司机,不让他下车去。

    司机想想也是,没多说什么。把车窗摇了起来,不去理会那小贩。可那小贩却不依不饶,不停的在车盖上叫着,也不知嘴里嚷嚷的是什么。这大晚上的,有个人一直在车外边撒泼换做谁都是会烦的。

    终于司机忍不住了,开门,下车,也就三四秒的功夫。一个马步冲到小贩身边,(那会儿的人敢去运烟什么的,都是多少练过的。)单手拎起趴在车盖上的小贩,把他往车下一拉。小贩也蒙了,没想到司机性格这么刚烈。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司机猛的一用力,瞄准边上的垃圾堆一甩。“砰”的一声,小贩一个狗吃屎就进了垃圾堆。

    司机回身看了一眼垃圾堆里的小贩,用家长话骂了一句“草你妈的。”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拍拍手就大步流星的往车里走。

    父亲也觉的挺气的,所以没拦着,上车后二人就继续聊刚刚的话题。突然车子“砰”的一下,紧接着车窗玻璃就碎了。父亲和司机都被玻璃碴子弹伤了,二人往窗外一看,刚才在垃圾堆里的小贩正准备往巷子里跑。这下别说是司机了,连父亲都忍不住了,打开车门就往下走。司机一个加速往前一追,拉住小贩的衣服,用力一摔他。另一只手提起小贩衣领,把小贩拉起来,啪啪两大耳刮子就扇了出去。

    父亲没有动手,司机一个人打小贩足够了。

    小贩被司机打得在地上发昏,捡起掉落的盒子盯了一眼司机和父亲,踉踉跄跄的便离开了。

    父亲和司机回到了车上,司机心里挺气的,看着破了一个洞的窗户,就觉得刚才下手下轻了。嘴里不停的嚷嚷着“如果那小子再过来,我打断他两条腿。”父亲没去理会司机,看起来心事重重的,心里总觉得不安。

    过了大概几分钟,父亲觉得不妥。从包里拿出几包好烟,和司机说出去办点事就下车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叫来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很是不解,明明有车,干嘛还要叫一辆车。父亲眼神示意司机别说话,然后让司机把车开了出来,又让出租车师傅开了进去。

    父亲和出租车师傅打了几句“哈哈”后快速上车,然后让司机把车往后开,开到了大概一两百米后原来出租车停的位置。

    司机越发不解,不停的问父亲为什么。父亲默不作声,说“你等下听听看,一定会有大动静。”

    司机也是聪明人,虽然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知道父亲在外多年,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也不去多问。

    大概过了十几二十分钟吧,或许也没这么久。就在刚才停车的位置传出了阵阵惨叫声来,父亲笑而不语,司机身子打着抖。

    原来父亲在司机打小贩时就觉得不对,这么晚出来卖烟,还这么嚣张。随后回到车上后父亲越想越不对头,便拿了几包好烟,下车一路往后走。走到大概一二百米的地方,找了一辆出租车,塞了烟,说了好话。出租车司机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在烟的份上,也就把车位给换了。

    换了后父亲心里一清二楚,知道那个小贩准是回去叫人来报仇了。自己车上全是名贵的烟,如果要是来人了,这一劫定是躲不过的。还不如花几包烟钱,打发过去。

    而后就是司机听见的,车窗玻璃敲碎的声音,出租车司机惨叫的声音。小贩叫了一大伙人,找到车位后,因为车子一样,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顿打砸。

    后来父亲和司机过去看了看,出租车已经烂了,出租车司机也是浑身的血倒在地上。司机不断的唏嘘,父亲只是摇了摇头,心里也是挺愧疚的。但没办法,出门在外,也只能这样。同情心不能当饭吃,灵活谨慎才能混的好。

    父亲就留下了一些钱,没多说什么,也没法去叫什么救护车,报警更是天方夜谭。在那个年代,就一个字“乱”。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是十七八岁了,他讲的时候风淡云轻,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母亲在边上则是一脸崇拜,不断的说“你们不知道,那时候他一出差我就整天提心吊胆的。”

    后来我回忆起来时,我就觉得这个逼装的好。大有一副即使前路万般凶险,为了家庭也是奋勇向前的姿态。就算是回忆起来的时候,也要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左手叼一支香烟,右手搭在二郎腿上。打着赤膊,挺个大肚子。边赶着蚊子,边吹着牛逼。

    大概这便是一个男人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的原因吧。拥有吹嘘一切的资本,笑对人生。

    最后献上一首李宗盛的《山丘》给这个牛逼的男人。谢谢你,带给我的牛逼。

                  “ 望着大河弯弯 ,

                    终于敢放胆 。

                    嘻皮笑脸 ,

                    面对 ,

                    人生的难 。

                    也许我们从未成熟 ,

                    还没能晓得 ,

                    就快要老了 。

                    尽管心里活着的还是那个 ,

                    年轻人 。

                      ... ... ”

                                                    二零一七年 秋

————————————————————————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接把车开走,还要祸害人家出租车司机呢。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后来我也问过父亲。父亲给我的解释是这样的。

    当时去上海人生地不熟,而且上海的建筑十分的相似。大晚上的,乱走怕走丢。而且上海不让乱停车,对于打砸抢烧这种事情见不到警察,但乱停车警察一下就出现了。再加上父亲也不是很确定小贩是否一定会来报复,所以也不愿意大费周折的离开。

    虽然出于人道主义不应该这么做,但在那个时代,我觉的这是一种自保的手段。或许会有很多人无法理解,但故事就是这样,听听就好了。

文/《山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