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毁了儒家之道(六)

2022-09-0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迷途

原创首发

四  道没(下)

儒道的衰落,其实从朱熹和他的先师们试图将理学打造成一个人为的“尽天地之理 ,罗万物之象,立人伦之规”的无所不备的完整系统时就已注定。

因为孔子也不敢这么做!

孔子创立儒学之初,领悟《易经》之道,改革《周礼》之弊,顺从人性,解放思想,使儒道合乎天地人心和社会发展,但他对天地之道却不敢妄加议论。

他著《春秋》,修《诗经》,但对自己的儒家思想却述而不著。他没想过写一部庞大的儒学专著,更不会让儒学成为一部解释天地,包罗万象,无所不备的神学。

因为他知道,“道”是天地变化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偶尔对“道”的理解领悟,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决不能用这种管中窥豹的粗略,旁枝末节的灵感,主观的,堂而皇之,大言不惭地来概括总结这世间的变化规律,订立各种人伦规范。这样的道肯定是以偏概全,有失偏颇的,会遗害后世。

他也知道时代是发展的,人心在不断变化,连《周礼》这样神圣完备的礼义都会被抛弃,又有哪一部巨著能尽释天地之道呢?只能因时而变,不断调整修正才是儒家真正的道吧!

他也在和老子的那场旷世论道中有所收获。

老子对他说:“周礼现在已失去生命力,人要发展自己的天性,这是自然规律。唯有顺势而为,才不会被傲气和欲望所困。所以懂得这其中的取舍,你才能真正看清你自己”。

传道

而这些道理,那些墨守成规的所谓儒学大师是无法领会的。他们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以为已经洞悉天地之道,想要用他们眼中的“理”来规范所有人事,并且千万年不可磨灭。似乎就可以一劳永逸,亘古不变的保持天下安定和谐。这是一个笑话,也是一个悲剧。这样违背天理人伦,固化自封的所谓儒学,实则成了维护帝王统治,扼杀人性的异端斜说。

儒道因为要入世来指导人事,因此只能根据社会变化来不断修正他的礼乐规范,使它保持生机和活力。一旦使它神化,变成铁律,形成一个自以为完备却封闭的系统,使它和现实、时代、人性隔绝,扼杀了它的生命力,它也就脱离了道,也就不再是道了。

扭曲的儒学和它主导的思想,它控制下的社会从此停滞不前,腐朽僵化。它的囚笼里关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呆滞,麻木的灵魂,造就了一个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国家,并拉着它一起滑向黑暗的深渊……。

到底是谁毁了儒学?

到底是谁毁了儒家之道?

它曾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起起伏伏,沉沉浮浮,却总能在风浪中默默修正调整,在质疑责难中成长完善,在天地变化之道获取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使它能一次次东山再起,脱颖而出。

但当有人将它供成神像,将它雕塑成亘古不变的天理。将它与时代,人性完全隔绝,画地为牢。它彻底失去了获取生机和活力的机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日暮西山,垂垂老去……。等待它的,将是铺天盖地的声讨和谩骂,责难和攻击……长达百年。

于是,在历史的云烟和世人的偏见中,它的蓝图与初衷被渐渐隐去,而它被某些“圣人”扭曲后的面目却昭然于天下。

谁能还儒道一个真实的面目!

天地之道,物极必反。

当历史的长河流到今天,曾被人们千声万讨,弃之如敝履的儒道,在今天自由开放的理性中,正一步步打破自己的囚笼和人们对它的偏见,一步步回到正确的轨道,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重拾它的初心和使命,促进和谐,造福人民,为实现它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而继续前行!

沉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