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走进红色圣地,探寻抗战遗迹|东方了了工作室走进塔院村文化采

2022-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了了工作室

革命遗址寻踪

和时光一起行走,见证了太多的悲欢喜乐,但一直未变的是一颗本初之心及横平竖直的人字。他强任他强,明月拂山岗。山再高,不能挡明月洒千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直面风雨,便会见到天空的彩虹。东方了了工作室文化志愿者服务队2022年5月5日赴红色文化村塔院采风,走进红色圣地,寻访革命遗迹,感恩生命,放飞身心,激发创作灵感。

走进红色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进红色圣地,探寻抗战遗迹。

报恩庙原报恩寺既包森在塔院村建立冀东军分区十三团遗址处。缅怀抗战英烈,致敬老军人,大家向95岁的老英雄战士王振奎献花、赠书法,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平安吉祥。

著名书画家朱国华老师现场泼墨,为红色庙宇报恩庙和老军人王振奎献礼,

 十三团与报恩庙

撰稿:姜文泽

       塔院村位于蓟州城区西北约二十公里处,著名国家五A级景区盘山东麓。横峰侧岭,群山巍峨;溪流淙淙,林木葱茏;气候宜人,水量丰盈;良田沃野,民风淳朴。在高山与平原的交汇处,有着这座悠久历史的古代村落——塔院村。她像一块古老的璞玉,镶嵌在自然山水之间。

      早在商、周时代,塔院村这块土地上就早早地燃烧着人类文明的火焰。

      塔院是风水宝地,古寺、古庙、古庵、古塔、古树、古井、古石桥等与青山秀水、田园人家形成了相互映衬、相互融合的美丽人文景观。特别是咱们所在的报恩庙,与千像寺白岩寺鼎力而存,是步入盘山寺庙文化的第一胜概。史建于唐,虽历经各个朝代重修,但终毁于战火,前殿幸存,是胡三齐孟三玺白山兴三位道长,筹集善款,再修庙堂。即保护了文物,又传承了非遗。正是“九华峰下松林翠,栗树沟深石洞斑,古庙新颜山色秀,钟声晓夜入烟岚。”

      塔院村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而且人文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丰富,皮影戏、小车会、龙灯会、曲艺杂耍以及其它歌舞形式,都是独具特色、出类拔萃的。

       聪慧质朴的塔院村人,世世代代在这片热土上耕耘劳作,为创造不同时代的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和平年代的部队国防建设、保卫国家、保卫人民利益中,涌现出11名革命烈士和无数的革命英雄。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顽强勇敢的塔院人民,与八路军团结奋战,共抗日寇,在烽火连天的盘山大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1940年,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在报恩庙前成立,一千多党政军民在古槐树下隆重召开誓师大会;有志爱国青年踊跃参军,奔赴杀敌战场;姜步清、王群英、王振远等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在盘山热土上留下了革命的红色基因。他们忠诚报国、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也永远激励着塔院儿女,奋勇向前。特别是参加今天活动的95岁战斗英雄,革命老战士王振奎同志,投身革命,戎马生涯。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是共和国的功勋,是塔院人民的骄傲,更是蓟州人民的骄傲。

       因塔院村地处燕山山脉,典型的四季分明气候,寒暑温差大,柿子、麻梨、苹果、葡萄、板栗、核桃、山里红等果品作物均是尚成佳品。此外,塔院村素有“梨花之乡”的美誉,塔院的梨花,枝头飞雪、晶莹剔透。

       塔院村是个多民族融合生存发展的大村,现有人口两千多,居官庄镇各村人口之首位。民族有汉、满、回、等;姓氏以白、郭、潘、姜等二十多个。多年来和谐相处并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其中郭、白姓氏都是满族,是清朝郭、白二位大将军带家眷及部下宜居于此;王姓家族则是明成祖北征即“燕王扫北”时期迁入。

       历经 时代变迁,承载人文历史。现在塔院在潘建永、华建楠、白德左、王振军等优秀创新创业青年带动下,以发展民宿为龙头,又打造了新时代的人文景观。     

        欢迎东方了了工作室的诗人作家学者来我们塔院采风“千年古寺,寻幽探古”,真诚希望古老而年轻的塔院,在各位的墨笔下生辉,在诗文中添彩。

          2022.5.5

本次活动精彩纷呈:

壬寅立夏塔院村行有感

孙学旺

壬寅立夏访古迹,报恩庙前古槐头。

双棒石前忆岁月,撑伞石下蓬莲藕。

九华成湖映塔院,翠流涌来行辕楼。

红色印记思源井,振兴乡村百业谋。

行辕山居(藏头诗)

姜文泽

行云飘峰崖,云上绽芳华。

山墅增灵秀,居者有缘家。

卜算子·山村塔院 

新韵

东方了了

鸡唱欲天明,牛奋蹄奔远。也傍山村暮雨时,生态繁花灿。

最喜杏花红,把酒菊花伴,闲采园中桑椹甜,袅袅炊烟散。

报恩庙

东方了了

法脉千秋掩世喧,青山撼翠远尘寰。

松风幽谷明真性,妙理当空似月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