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教育――《教育哲学》读书笔记之二
对于大多数正常的人来说,没有人会不喜欢“自由”这个词和被称为自由的这种生活状态。然而“自由”这个词就像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知识”这个词一样,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但是深入的追究起来又无法说明白它的意思的一个词。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等等,自由的前面一旦加上了相关的限定词,自由已经失去了他的本意,沦为某一个领域(比如政治、经济)中的狭隘意义了。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与教育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作为行走在教育中的人深入的思考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自由和教育两个概念的内涵,找出自由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对照我们当代教育,说明我们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引起更多人对当代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问题的思考。
要想解读“自由”的真正内涵其实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很多人对“自由”下过定义。自由,可以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词汇。自由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是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自由的概念可以表述为:“自由”是指人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领域中自主的思考和采取行动的一种权利或者状态。我想在这里,“自由”的核心应该是“自主”即包括“免于强迫”也包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去做某件事”。
一年前我在一篇叫《自由的悖论》的文章中表达过生活中的自由与不自由的观点。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现代社会,“自由”的确是一个悖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社会,人的自主性与传统的社会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的自由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现代人却觉得自己选择的自由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国现代社会,处在转型期,人们处在极度的迷茫之中,一方面,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人社会价值混乱,各种奇怪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面对如此重多的社会之怪现象,人们首先大惊小怪,马上就会习以为常。这就是现代人的麻木状态。这种麻木状态导致人们面对各种社会各种诱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克服和选择。另一方面,尽管现代社会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这种权利和自由依然不测底,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年轻人按照自己意愿生活和做事的自由依然存在很大的压迫和阻力。现代社会中的这种自由的悖论可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比如在经济领域,行政权力依然控制着经历领域中的重要行业。在政治领域权力之手深入到各种行政单位的细枝末节。
那么在教育领域里,有没有真正的自由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教育?然后对照当下的教育现实,找出我们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什么是“教育”呢?在我看来,“教育”就是把“潜在的人”培养成“现实的让你”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潜在的人就是发展着的人(尤其是指儿童、青少年),有着这样那样不符合人性发展的缺点的人。所谓现实人就是有能力有智慧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并为这种生存和发展找到根据和意义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教育是把人引向真、善、美。所谓“真”,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要有科学精神,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专家,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时能够认真探究,独立思考。所谓“善”就是要有人文情怀,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让你能够让自己身边的人感到自己的温暖,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谓“美”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他看到的一切不会无动于衷,他始终要有一双发现自然和人类社会之美的眼睛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找到根据和意义。
那么,既然叫要把人引向“真”、“善”美。这其中离不开自由,求真的科学精神不能离开自由,没有自由就无法自主的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没有自由独立的精神,科学研究只会沦为政治的工具,利益的工具,只能跟在权威专家的后面亦步亦趋,可以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由的学术科研环境,这个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根本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和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想一想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尽管非常重视大学和一些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我们尽管高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我们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依然跟在西方国家的后面亦步亦趋。在关键领域,依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近些年又高喊什么创新型国家,又高喊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里面有极为深刻的原因,我想缺乏自由的科研环境应该是其中之一。
教育要想引导人们走向“善”依然离不开自由,教育教育培养的人的“善”就是要通过教育人然怀有一颗“为善”的心,并能根据自己的善心采取为善的行动。如果没有自由,这种为善的行动是做不到的。举个例子,最近两年我们一直在讨论“扶不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遇到老人跌倒这样的现象,老师该如何教育学生,扶还是不扶都是一个问题,本来按=
按照正常的教育要引导人为善的目的,老师应该毫不犹豫的告诉自己的学生:遇到这样的事,要第一个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把老人扶起来,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可是现在的老师恐怕不太喜欢这样告诉学生了。而且即使这样告诉学生,学生也不会这样去做的,这构成了教育的两难,而形成这种两难的原因在于,人们无法按照自己作为人的本性自由选择自己采取行为的权利。
那么“美”也是一样,没有自由就无法发现美,因为每个人发现的美都要自己的独特性。这种教育的最高境界只有以自由为基础才能实现。没有自由,美就会成为少数人制定的标准,就出成为政治或者经济的附庸。
如此看来,教育要想真正实现把人引向“真善美”,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和前提。对照一下我们当下教育的现实吧!我们的教育基本上不关注人的人格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成为了人们获取利益的工具,成了年青一代在未来的社会中攀爬的阶梯。整个社会也是教育看成一种工具,统治者把教育看成是选拔自己所需要人才的工具,社会中的家庭和个人也把教育看成自己前途发展的工具。整个社会充满着对教育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的强烈欲望,学校不再是育人的场所,成了教人获得某种专业技能的培训班。作为有灵性、有情感的独特的个体之人的成长完全被忽略。为了使这种培训获得高效的、明显的效果,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我们用“批量生产、统一加工”的模式,采用“标准化。评比,高压,专制”的育人环境,把不符合标准的以最快的方式淘汰掉。所以我们的教育怪象才会层出不穷。比如高考前把复习资料撕掉,从高空抛下,比如高考后跳楼自杀。比如很多家长明明感情不和,婚姻破裂,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隐瞒事实,孩子高考后第一时间去离婚。比如在学校里,各种评比,学生评比、教师评比、这样比那样比,五花八门;比如学校里各种与教学无关的乱七八糟的的检查评比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下教育的现实状态。究其根源,在我看来,教育缺乏自由。在这种缺乏自由的教育环境中,老师没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只能听命于行政领导,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教,有的领导甚至还要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学科都要按照某一种教学模式教课,这简直是荒唐。更荒唐的是,有的地方的教育行政领导根本不懂什么是教育,有的是当大队书记的,有的是卫生局局长摇身一变就成了教育局长。有网友调侃说:养猪育人两不误。
在这种缺乏自由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更没有自由可言,他们成立分数的工具,成了知识的容器,当下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培养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人,越来越培养没有人情味的人,也就是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培养世俗的人,发现美的眼睛已经被太多的眼前事物所替代、所阻隔。
我还是那句话,教育不管如何改革,回归到人的本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就是要教人为人类和自身的存在发展找到根据和意义。并以此把人的现世生活引向“真”“善”“美”。而这种教育理想的实现,必须以教育的自由,教学的自由,学习的自由为基础,舍此,教育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