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园花影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理事之光 向阳而生

参观岭南金融博物馆

2024-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海燕麦萌

郑重声明,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岭南金融博物馆在流水井社区的庐江书院里。庐江书院是广州文物保护单位,之前是老祠堂旧民居,经过翻新改造,成了现在岭南金融博物馆的样子。从门廊、天井、大门、院落到房间内的摆设,都古色古香,体现着岭南古民居的优美。庐江书院大门两侧的楹联“月影追灯影,书声夺市声”,告诉我们,当年学子们勤学的情景。

念着庐江书院门前石柱上的楹联“金泽千秋岭南从来春早,融通四海潮头更无人先”,我走进了岭南金融博物馆的展厅。

“岭南金融,源远流长。看茫茫岭海,波边欧亚,渺渺云路辐射中华。汉唐以来,粤人万里扬帆……”读着《岭南金融博物馆序》,心中激动不已。

我从序文牌匾的右边开始参观。一进去,就听到女子兴奋的声音。循声过去,发现一女子带着两女孩对着一圆盘上的文字,用手机算着存款。那是“零存整取利率牌”,上面写着:每月存多少钱,多少年可得一万元;每年存多少钱,多少年可得一万元。这是按哪年的利率算,我不知,不过,我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也明白“储蓄”的意义。

游览一圈,发现岭南金融博物馆展厅不大,但房间数量很多,可谓小而精,且很有特色,感觉每间房都有着特殊使命般。

在这里,我知道了从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秦半两流入岭南时,就有了“岭南金融”,知道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中国第一家机械制币厂、中国第一家中央银行都诞生在广州。我看到了外资银行用的钢质印、银行侨汇单、银行股票印样、支票机、储蓄存单、计算器等银行用具,了解到早在广州十三行贸易时期,广州就开始使用近现代银行工具,也看到了十三行贸易时期的繁华和热闹。

展馆用展柜和展板,通过光、声、电、影等技术,完美地展示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和金融有关的内容。从上古时代的贝壳币,到青铜造币、黄金银两、纸币,从钱庄到银号到银行的发展史,和一些仁人志士,为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人名,也看到了很多陌生的人名,他们不但为金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为民族的振兴存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里,我明白了金融的兴衰与政权的稳定息息相关。知道海丰县苏维埃劳动银行是全国第一家红色政权银行。

游览中,我看到了百万现钞到底有多少,还体验了手执百万现钞和二十根金条重量的满足感。更让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钱珊瑚”,也叫“金钱龟”的宝贝。“钱珊瑚”学名叫“北宋铜钱水下沉积结块”,又因形似乌龟,又名“金钱龟”,出水于我国西沙海域,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沉船的铜钱与珊瑚结块。她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央,给游客们讲述着海上丝路上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前院的“护行天下”展厅,展示了各个朝代的“护照”,比如节、符、过所、公验、通关文牒等,这些“护照”材质和形态都各不相同。“华侨护照”是晚清以来,中国历届政府颁发给华侨在国际旅行和侨居时用以证明国籍身份的证件。看着展板上的文字,心中感慨万千,明白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更方便,更有底气,更有尊严地出行。现在,“中国护照”,是真正的“护行天下”。

游览的过程,看到很多青少年在讲解员的解说下,认真地记录。原来,这里是青少年教育基地。

是的,文明与信仰,都需要传承。岭南金融博物馆,不仅仅在讲述金融故事,金融知识,还在讲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奋斗史,也在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