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名人故事」中国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于敏院士

2020-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焦点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中国氢弹之父核物理学家于敏

服从分配 转行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没有名师,完全靠自己,于敏还是很快掌握了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于敏说,“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坚定的态度是:服从分配,转行!

隐姓埋名28年,连妻子都不知道

从那时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1967年6月17日,沉寂的戈壁上空,蘑菇云拔地而起,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淡泊一生,奉献一生

之后,虽然名字早已解密,于敏依然过着淡泊从容的生活。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