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倚危亭 宋·秦观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译文
独自倚靠在高高的亭台上纵目远眺,离恨犹如春草,刚刚被铲除干净,不知不觉又已生长出来。每一次回想起当初,我与你在渡头边上、垂杨柳下上马别去的情景,心中仍然感伤不已。
上天为何偏偏赐予你如此的美丽,我又何其幸运,曾与你月下花前共枕一帘幽梦,曾领受过你胜过春风十里的万般柔情。只是奈何啊,那往昔欢乐都已渐渐随着流水远去,再也听不见你拨响琴弦,再也闻不到你绿纱衣上的馨香。更受不了这样的日暮时分,片片落花在夜空里寂寞飞舞,好好的晴天又下起了蒙蒙细雨。正断肠间,忽又听得几声黄鹂悲啼。
赏析
此词表达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
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
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
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在这首词中,上片以“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
下片创设了三个情境具体表现这一点: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词人对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
其二是离别之时情境的渲染,“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词人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十分丰富,是极妙的景语;
其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两种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