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四无男人
上周看到朋友圈纷纷晒出《驴得水》的票根,好奇心使然也去看了一次,的确是年度不可错失的好片。
之所以喜欢《驴》,是因为它带来那种看完后有很多话要感慨,但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其中影片对真切地刻画4个男人阴暗的一面,引导我对4个词重新理解:铜匠的无知、铁男的无能、魁生的无耻、校长的无奈。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
从单纯到无知只是一念之间
为什么说铜匠无知?一开始铜匠的出现,塑造一个单纯的的形象,讲土语、干完活收钱、不留夜,简单得无法再简单的社交行为。一曼给了铜匠不一样的男女关系,离开时铜匠的眼神期待着一曼出现的那种单纯。看到一曼在山坡下走过,立马冲向她,告诉一曼他要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来。期待着一曼能说一些再叙的话,一曼给了铜匠一个拥抱,铜匠想要一曼卷卷的头发作为纪念的单纯,并一直将那撮头发藏在胸前那个兜里的单纯。直到一曼为了让铜匠跟他老婆回家,说出伤害铜匠的话,铜匠将头发从兜里摸出头发甩在地上,我仍觉得这是个单纯的形象。头发作为女人美丽的象征,铜匠从喜欢,直接了当的要了一撮作为“信物”;到因为无法理解一曼话语(一曼说对她来说铜匠只是牲口),而借助一个接一个需要他圆谎的机会,选择“报复”摧残那美丽的信物,企图从中得到快感。他的无知来源于自身情商的限制,以为黑即是黑,白即是白,驾驭不了别人的灰度,没有自己的灰度,受到伤害就要加倍奉还,直到自己开心满意。
从大义凛然的气魄到畏手畏脚的无能
铁男,估计有一米八几的个,有健硕的体型,却裹着一个操蛋的内心(软弱无能)。在子弹擦过他脑门前,他经常为一曼出头、守护着佳佳,一有什么事第一时间挡在她们前面,甚至拆穿假驴得水这件事。当子弹飞过“死而复生”后,铁男躲在房里一直颤抖(惊魂未定),一曼被推入房里施暴强奸时,他掩耳盖面地假装听不到、看不到。为了“协助”教育局特派员骗取美国慈善家的捐款,铁男却不惜鼓动心爱的女人嫁给“死了”的铜匠。“因为他们有枪”
从一身笔挺中山装大谈农村教育到大夏天披着一身貂皮大讨分钱的无耻
开场,大家开会讨论那自己的工资作为奖学金吸引学生入学,魁生说出奖学金会带偏教学的目的,虽不见得无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的反对无可厚非。当得知通过铜匠可以骗取3万而不是3千的补贴时,他从无谓到斤斤计较,明确自己的工资一分一毫都不会捐出去,而且觉得这一切是拿一曼换来的、大家欠他的(从一开始魁生自以为一曼是属于他的)。大夏天开会的时候,穿着一身貂皮拿着笔记本,算计的剩下的津贴分到自己头上的有多少,大声强调“凭什么要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对于一曼的求爱遭拒后,他不是简单的因爱生恨,那句“晚了”似乎道明魁生得不到的、那就要摧毁她,为后面第一个骂一曼埋下伏笔。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诋毁一曼的人,每一字每一句像是一把刀刺向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作为男人,魁生在金钱上是无义,在爱情上是无耻的。
为理想坚持改善农村教育的无私到一步步退让忍受现实的无奈
孙校长,为教育他是无私的,而为了这一理想,他不惜违背为人师表的原则。为学校获得更多资金运营,捏造一头载水的驴成一个教英语的老师(的确那时候英语对某些道貌岸然的人来讲更驴语差不多)。为了通过教育局特派员的检查,硬生生一晚上把铜匠“培训”成一个英语老师。为了不让铜匠老婆闹事,知会一曼承认“教坏”铜匠。得知津贴是10万元而不是3万元时,不敢动声色的让特派员贪污。为了联合特派员欺骗美国慈善家的捐款,却不惜劝说自己女儿嫁给铜匠。为了继续办学,不惜再次组织那两个无能、无耻的人。
讲话有条有理不一定合理,说话大声不一定就是底气好,衣鲜光亮或许是道貌岸然,理想的背后可能是对现实的屈服。
当然相对这四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我更喜欢一曼“放荡”面具下那种对人的善良、对爱的真实,一曼在影片中多次面部表情和眼神值得品味和解读,正如2米的公众号所说“任”不火真的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