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科技界最大IPO:聊天应用LINE上市
日本聊天应用LINE今晚将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LN”。LINE将以每股3300日元(折合32.40美元)的价格销售3500万股股票。按照IPO发行价计算,LINE估值约为69亿美元,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IPO。
或许你对LINE不熟悉,但是你绝对不会不知道那只棕色呆萌的布朗熊,和热情活泼的可妮兔。至少每个去过日韩的国人,几乎有过代购这家社交应用公司设计出来的各种卡通小物件的经历。因为实在没办法,LINE的周边产品太火了。
就中国市场来讲,去年LINE还在上海开设了国内第一家“LINE friends”主题店,店铺占地达400平方米,选址新天地高端购物商区SOHO复兴广场。去年,LINE friends入驻了天猫,今年5月又在京东开张了内地第二家官方网店。在全球范围内,以日本为起点,LINE陆续在全球各地开设线下实体店,到目前已在经开设44家店面。除此之外,优衣库、谜尚、VANS、悦诗风吟、欧舒丹、施华洛世奇等大牌也是LINE的合作商,每年推出布朗熊限定款的产品几乎成了这些品牌的例行工作。
如今,这家靠周边产品知名的公司本周四和周五要在纽约和东京上市,分别发行2200万股和1300万股。由于市场需求旺盛,LINE的招股价最终定到了3300日元(约32.27美元)。也就是说,布朗熊的“东家”上市市值将达6930亿日元(约65.73亿美元),顿时成了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
一个卖“周边”的公司,怎么成了今年以来科技最大IPO?能记住LINE的“主业”其实是社交应用的人可能不多。2011年,日本东海道地震催生了提供即时通信和VoIP服务的LINE。5年之后,这个以日本市场为大本营的社交应用,在全球已经拥有了超过4亿的注册用户,遍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19种语言。虽然它已经在局部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仍有以下风险需要警惕。
1. 收入单一的风险
LINE目前的产品主要包括在线游戏、表情包、广告产品和其他服务,包括官方账户。其中�表情包和广告收入的占其中很大一部分。�而这其中多数的收入都来自在日本的业务。LINE还将在台湾和东南亚拓展市场以获得更多盈利的机会,但这些举措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2. LINE现有业务面临竞争
虽然LINE在日本、韩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LINE在海外市场仍然面临着几大竞争对手。
在即时通讯业务方面,竞争对手包括Facebook的WhatsApp和Messenger,还有中国的微信。苹果的iMessage近年来也有长足的进步,它和手机系统的整合也会对LINE产生一定的冲击。广告业务方面,LINE的对手更多也更棘手,Facebook、谷歌、雅虎日本,这些对手一方面拥有社交网络产品,另一方面还有这庞大的广告投放业务。
3. 未来拓展新业务的风险
LINE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消费市场,即时聊天应用在近几年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新业务,很有可能就会被竞品淘汰。很多新业务未见成效、不能立即带来实际收益,或在未来的发展中遭遇失败。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风险。
4. 主要市场日本所面临的风险
近几年来,日本一直是LINE的主要市场,虽然日本市场的营收占比一直在下降,但是在2016年第一季度这一比例仍高达71.1%。海外营收比例的上升取决于海外付费用户的增长。另外,近几个季度以来,LINE在日本的活跃用户增速已经放缓,未来在日本营收的增长将主要依靠提升付费用户比例和每用户的支出金额。
5. 周边产品的发展瓶颈
目前第三方游戏和贴图表情、周边产品构成了LINE的主要收入部分。游戏需要考虑用户的黏着度,这需要第三方手游厂商开发出更有吸引力的游戏,才能做到长期吸引用户。表情贴纸在日韩以外的市场出售,还需要考虑当地市场的文化,做出贴合当时文化的周边产品,并不断推陈出新维持用户新鲜感。
6. 移动支付业务的风险
2014年12月,LINE推出了移动支付功能LINE Pay。LINE Pay可以让用户绑定自己的信用卡进行支付。但LINE Pay尚处于初始阶段,这种付款方式只能在网上商店和合作的第三方线下零售店进行。在日本、台湾、泰国支持点对点转账和银行取现功能。不过涉及到货币的业务将收到所在地政策法规的监管。
7. 未来不确定的盈利能力
LINE在过去一直处于有盈有亏状态。2013年亏损63.91亿日元,2014年扭亏并实现20.05亿日元的利润,2015年亏损79.72亿日元,2016年第一季度亏损2.34亿日元。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年度营收分别为395.86亿日元、863.66亿日元、1204.06亿日元。LINE未来的营收增长速度将放缓,未来的盈利取决于公司的营销和将来的全球扩张计划。
总之,虽然LINE与微信、WhatsApp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几大即时聊天应用,但LINE仍然面临这收入构成单一、市场范围局限(主要是日韩和东南亚)、现有业务接近瓶颈等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