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太太的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男主外、女主内。因为那个时候,女性不能自谋生路,只能依附丈夫生活。现如今,女性能顶半边天,女性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各显才能。同时,也有女性选择回归家庭,做了全职太太。
但是社会对全职太太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双职工家庭无法陪同孩子成长,会对孩子的人生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全职太太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有人认为,女性做了全职太太,将自己的人生禁锢在小小的家庭中,久而久之就会与社会脱节,成为井底之蛙,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还有人认为,如今生活压力很大,
如果只靠男人一己之力难以支撑家庭的开支,女性应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缓解家庭的压力。总之,对于全职太太,其实很多人是不赞同的。
有些女性是自愿成为全职太太,有些女性则是迫不得已。孩子小,没有人帮忙照顾,完全交给保姆又不放心,只能自己离职照顾孩子。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女人可以没有工作照顾孩子,男人不能这么做。在夫妻双方为了家庭要做一定的妥协时,往往是女性做出牺牲。很多人都感叹,有些女性,寒窗苦读,有的甚至读到了硕士,博士,最后为了家庭,竟然做了全职主妇,真的是对人才的浪费。
其实,女性选择职场也好,选择家庭也好,都是女性自己的权利。但是为什么大众认为全职主妇是对人才的浪费,不认可全职主妇的付出,这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的由来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家庭也是如此。经济收入分为显性收入和隐形收入,有些收入是无形的,比如家务,比如贴身照顾陪同孩子,这些如果换做聘请钟点工、保姆将会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因为如今人工成本非常贵。但是,如果是家庭里的女性自己来做,家人看不到女性的付出,看不到女性无形之中为家庭减少的开支,只看到了女性没有显性收入,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内心轻视不尊重女性。
有些女性做了家庭主妇,尽管全天候的照顾家庭,但是付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尊重,甚至被指责,你吃我的,用我的,离了我你什么也不是。所以,很多人不建议女性做全职主妇,也是基于这种容易产生轻视侮辱境况做出的规劝。在日本,全职太太很普遍,而且并不被排斥。因为全职太太会享受很多政府福利,她们的付出得到了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我们毕竟还处在发展阶段,目前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中国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张桂梅老师说得很详细了。你的价值会被否认,你会仰人鼻息,你会与社会脱节,你会被家人轻视,你只能忍气吞声。
虽然这样说比较绝对,但是却是大多数全职太太的境况,因为人性。人其实都是欺软怕硬的,如今社会经济决定地位,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人,无论把家庭和孩子照顾得如何无微不至,还是会受到轻视的,因为挣钱的人会有优越感,会自觉高人一等。想一下,连买一袋盐都要伸手要钱,这样的境况怎么能使人的腰杆挺直呢?这样的生活又如何过得舒心?
人是需要有牺牲精神,但是这种牺牲要为值得的人。很多家庭不幸的人说,为了孩子,我忍了。但是,你忍了,孩子就真的好吗?整天在压抑、冷漠没有温暖和人气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过得好吗?虚假的完整家庭是对家庭中弱势群体的精神压迫。势均力敌的夫妻双方才是家庭和谐稳定的关键。大环境无法认可家庭主妇的价值,所以女性无论如何也要有自己的一份稳定收入,即便这份收入微薄,也比分毫没有要强。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社会对全职太太的贬低,而是女性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全职太太的贡献也很大,家务劳动,照顾孩子,都需要细心、耐心、劳心劳力的付出,并不轻松。
女性地位的提升需要一代又一代女性的付出和努力。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女性天花板,社会中对女性的物化,以及所谓女孩子不用太有出息有个地方待着就行的错误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只有女性自己不停的努力,不停的争取,不停的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才能真正改变这种错误的传统观念,才能真正做到男女平等。等到那个时候,即便女性选择做家庭主妇,也会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女性的权益,尊重女性对家庭做出的贡献。
很多观念都会发生改变。比如旧时男性为了自己淫逸的变态心理和禁锢女性发展的理念,散布了女性以三寸金莲为美,无数女性从小就被缠足,严重损害了女性的健康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破除了这种丑恶行径,并大力倡导女性能顶半边天,使很多中国女性摆脱了封建观念和家庭的束缚,拥有了广阔的天地。看看我们的香港和台湾,依然秉持着很多传统的封建礼教,女性结婚后要从夫姓,必须要生出儿子等等。我们现在的境况要比以往的女性好太多了。在很多行业,女性们能力卓越,才华出众,勤奋踏实,取得了卓越成绩,比如陈薇,比如屠呦呦,比如张桂梅。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女性自己努力的结果。
社会的发展,会带来观念的改善,会带来法律制度的完善,会带来更多的包容性。真正的女性独立,其实就是女性为了家庭也好,为了个人价值也好,无论她做出何种选择,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一个发达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有容乃大的社会,它支持并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平等的保护每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