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骚年,你该学着独立思考了
每次看《奇葩说》,我都会被观众投票逗乐。
我不知道所谓观众投票是有具体规则还是全凭观众自己的看法投的,但是总共就那么些个人,正方票数多反方势必会少,每次都能够看到,正方辩手说完了,票数会大大多于反方,而反方辩手反击之后呢,票数又蹭蹭上涨。
这些人是没有自己的想法,觉得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呢?还是这些人都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哎是这样没错哈,我尽无言以对呢,我从前坚持的想法一定是错误的,所以索性改投自己观点的对立面罢了”?
我喜欢看《奇葩说》,其中一点就是因为奇葩说的辩题,从来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可能得到支持,每个人说的也都有道理,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是有道理的,这在我们这个以标准答案为基准的世界,非常难得,它能够让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让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次看到辩题之后,我都会习惯性的思考,如果是我,我会选哪一方?如果是我,我要怎么应对对方辩手所提出的观点?如果是我,在对方说得很有道理时,我会不会动摇,因此,每次看到对方辩手很精彩的辩论完之后,我会点暂停,然后想想我会怎么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看我所持观点的一方辩手是如何驳斥的,这很有意思,真的。
但是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这样的死脑筋,奇葩说的很多观众,总是随着辩手们的想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才有了正反方此消彼长的观众支持票数。
其实,很多人都不容易坚持自己的观点且并没有自己的观点,别人说的有道就信,尤其是一个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强很多的人说的。
这一点,从很多地方体现出来。随着关注的公众号越多,越发现一个现象,公众号的文章,每一篇几乎都会应用某某众人所熟知或者并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的“名人名言”,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佐证,或者举个名人的例子,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也不例外。
再仔细想想,其实这个毛病,从开始写作文起,老师就在教。
语文老师总会苦口婆心的指导,你要学会引用,你要学会举例!于是我们把自己所知不多的名人语录尽可能的带入文章,李白曾有诗言…鲁迅就这样说过…莎士比亚认为…
再多知道一些知识后,作文的例子必然是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奋斗,司马迁如何苦逼哈哈的写史记,孙膑如何写出的孙子兵法,爱迪生是怎样反复失败才取得成功…
演变到公众号文章之后,大多为马云说过,马云如何才拥有这么多财富的;某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王小波说,徐志摩说,林徽因曾这样认为,张爱玲也说过…
再夹杂一些这个功利的世界你就应该自私,我就爱钱怎么了?男人不给女人怎么怎么就怎么怎么,那谁就曾经说过…等等等等从而形成一篇篇看似观点都正确,但是却不知道有什么用的文章。
然后好多读者看完文章的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马上献上膝盖,高呼简直说到心坎,扎心了老铁,表达了我的心声。从而有了“没错,名人都这样说过,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我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我应该学习他她们。”的错误观念。
当然,这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自己也不会发现,而是潜移默化中影响着。
就像前几天传言小公举周杰伦骂警察或者保安的事件一样,偶像说一句,一群粉丝跟着欢呼一句,不管偶像是对还是错,盲目跟随。
可是有没有想过,爱豆这样是不对的,我不应该跟随?明星也是人啊,明星说的就是真理吗?就是正确的吗?为什么不自觉思考呢?
范冰冰说她每天敷面膜不断,于是你盲目跟风也天天敷面膜,希望和她皮肤一样好,可是你没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条件,肤质适不适合,可能会导致敏感肌肤溃烂呢?
马云说我成功是因为我舍得放弃英语教师的职业,敢赌敢拼不怕失败,于是你奉为真理,马上辞职开始创业,可是你没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有没有那个决心能不能坚持啊?你还有可能失败一百次都不成功啊?
作者引用名言,想要告诉我们的,不是你得向他学习,而是证明他的观点,可是没有哪个观点是百分百正确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观点只应该引起你的思考,而不是让你照搬套用。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的实践才能检验你的真理。别人的实践再真,那也是别人的真理。
何况,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