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倾听专题培训小记
一、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倾听专题研训
凌晨三点多鼻炎发作,起来折腾到五点多,眯了半个多小时便起床上班。天空阴沉沉的,好在晨练时间仅是飘了些许零星小雨,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大。
虽安排的8点开始签到,但七点半便有参训的学员们陆陆续续到了。吴老师到时正是孩子们的早餐环节,带着直接到了小三班进行现场观摩。班上秩序井然,孩子们的常规非常好,半个小时的活动老师全程没有催促孩子快点吃,而孩子们也很自觉,能安静用餐,自己收拾,毫不胆怯,教室里挤满了参观的老师也丝毫不受影响。
感触: 吃饭就是一件轻松且快乐的事,以往我们总是催促孩子快点吃,以便尽快进入下一个活动。殊不知,学前阶段是奠基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幼儿园最主要的任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常规习惯,孩子们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做事条理,谈所谓的教学质量和所谓的特色课程,可能吗?
记录和建议:
1.形成了有序的生活活动常规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让生活与课程深度结合。
2.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等于不考虑保育的能力和质量。我们要确保幼儿吃得好,吃得饱。如孩子自主取餐时盛多少饭算达到了营养摄入的标准?是否确保了膳食营养均衡?我们是否有所思考?
3.关于班本课程
·班本课程是过程在前,课程在后。它一定是给予儿童的兴趣为出发,延展出的相关的活动。与以往的传统课程相比,过去我们的课程是教师先预设了目标,计划了各类活动然后给与孩子的。而班本课程其实是传统课程的补充,不追求五大领域的内容全部融合,要求各领域都有涉猎,但一定是儿童在前的活动。
·班本课程初期建议主要目标放在培养教师的可成意识为主,不追求一定要做得多精彩,但课程的起源一定是给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儿童自己的课程,而不是教师预设,儿童被动接受的课程。一定是在过程中产生,过程中梳理的。
4.反思性教案:生活故事案例其实就是教师的反思性教案,要让老师学会主动思考,学会反思,学会倾听。
5.生活活动启示
可拓展值日生的内容,不要把值日生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用餐后的清洁工作,面太小。可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听听孩子们的想法,一日活动中值日生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小班的值日现场出现了值日生的工作任务少但值日生人数太多的问题也是这个原因。
大班设立值日总管,负责分配当天的值日工作并检查值日生的工作质量,教师仅对接值日总管。
6.儿童表征: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语言、肢体动作、绘画等)表达自己的思维。
二、儿童阅读指导师培训第二天
今天学习的是内容是理解图画书中的图文关系。好的图画书在图画的细节中总会蕴含各种玄机,今天学习重点在分析《犟龟》中的各种细节,从导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中其实也在学习如何去分析和精读绘本。
小妖:太累,今天且到这里吧。安!